記者 鍾明、胡翔惠、張鈞皓/採訪報導
「循環經濟」的理念對一般民眾來說並不熟悉,2021年10月下旬,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辦了一場「2030超越圈圈」活動,結合人文、土地等元素,邀請數十家的民間企業聯合承辦,將經濟產業結合環境保育的想法和與實際的成果呈現給民眾。像是蒲草吸管、咖啡渣製成的鞋子、檳榔染布等環保生活用品,業者研發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將永續、再生、循環的理念推廣給更多民眾。
永續商品創意多 環保與經濟並存
為了將環保融入人們的消費習慣,環保署10月26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行「2030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覽活動,其中活動名稱「超越圈圈」,意在「每個人、每個領域都是圈圈,沒辦法都成為一個同心圓,但是可以串連起來。」活動宗旨為帶動民眾正視、關注在地環保議題,並延續至生活當中。
經濟與環保發展該如何平衡共存,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必須關注且融入生活的議題之一,就有鞋業品牌利用咖啡渣製成鞋子,休閒鞋業者許佳鳴表示:「雖然要將產品做到絕對的環保不太務實,但將廢棄物轉為高價值的利用,是永續、再生的目標。」
策展人賴懿容認為,現實和經濟不停地在挑戰環境,要做到最高道德去使用環保產品,是人性很難做到的事情,因此展覽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讓不同創新的創新商品,更親民的觸及對環保較不關心的民眾。
參與本次展覽的各個攤位,都有許多創新的循環經濟產品,賴懿容覺得環保商品要價格親民、方便使用,最能吸引到民眾。蒲草吸管團隊的公關長周怡君解釋,過去曾提供顧客不鏽鋼以及玻璃吸管,但是消費者卻反饋,擔心吸管清洗不乾淨或是玻璃易碎的安全性問題,後續所使用的紙吸管,也有不耐用、易軟爛的情況,因此才會思考用其他材質製作吸管。
用葉子製成吸管是他們一開始的想法,因為樹葉能夠直接被分解到土壤裡並成為肥料,雖然蘆葦、木瓜葉是在地資源取得方便,但因為製造的過程需要較困難的技術,所以最後決定使用「蒲草」。由於蒲草的特性硬實,因此泡在飲料中不易軟爛,並運用植株中空的原理,只要洗淨、裁切、烘乾、消毒,就能夠使用。周怡君認為除了環保之外,要讓消費者在使用上達到方便,並降低成本,才能夠有效將產品推廣給更多民眾。
根據環保署和國際咖啡組織統計,台灣每年不僅會丟掉高達30億支的一次性吸管,也會喝掉超過20億杯的咖啡,咖啡渣成為了很好重複利用的原料,台灣的鞋業品牌結合在地資源、廢物作為基礎並發揮到極致,從鞋帶、鞋底、鞋墊,利用不同技術整合,休閒鞋業者許佳鳴說,其實研發過程並不容易,因爲咖啡渣散佈在全台各地,通常都是在潮濕的情況,因此一天之內就必須蒐集到,否則很容易發霉。
與傳統鞋子相比,以咖啡渣做為原料的鞋子,對消費者而言前所未見,所以從價格、性能到推廣,都必須說服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特別之處。例如咖啡渣能夠除臭、吸濕、排汗、抗UV等特性。許佳鳴表示,希望可以藉此將資源重複的使用,讓永續和再生的觀念散播在各個角落。
無包裝面膜、檳榔染料 帶給人們環保反思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許多美妝產業也跟上這樣的風潮,從實驗開始做出改變,因此也有台灣美妝品牌推出無包裝且敷完後,可以直接堆肥廚餘、埋在家中花圃的面膜,將商品融入循環經濟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面膜,很少有業者關注到它所帶來的垃圾以及對環境的傷害,雖然小小一片,但從外包裝的鋁箔再到不織布的面膜,就製造了許多垃圾。無包裝面膜品牌創辦人鍾翔如過去的專業與科學相關,因此推出無包裝面膜,其特點在於將裸裝的乾燥有機棉面膜布放進乾淨容器,再倒入約25ml精華液,玻璃罐的包裝除了減少「鋁」材質一次性外包裝的浪費,有機棉布也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並分解為堆肥。
其實製作無包裝面膜時,鍾翔如的科學精神讓她思考很多問題。她解釋,玻璃看似環保,但燒製玻璃時的碳排放、運送過程為了保護易碎品的保護材質,這些碳足跡的生成也讓她十分苦惱。許多業者為了達到環保的目的,忽視產品本身保存的方式,或是將塑膠減量結合其他環保材質,這樣塑膠微粒反而會帶來反效果,對生態帶來更多傷害。所以經過考量後,鍾翔如以原料及產品包裝為出發,物盡其用、資源最大化為重點,決定使用玻璃罐為外包裝,因為罐子本身還能有其他用途,也鼓勵消費者將空瓶拿回店家回收換取購物金。這些做法,也讓許多極簡生活的客人給予肯定。
此外,檳榔在刻板印象中或許較為負面,不過有工作室卻將河中廢棄的檳榔撿回,製成檳榔染料,讓循環的概念透過休閒娛樂的方式,像是DIY染布、手繪,傳給下一代。
除了面膜包裝、一次性吸管、咖啡渣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棄物,檳榔其實也曾背負破壞水土保持的惡名。工作室的企劃執行黃千聞則將之拿來做「檳榔染」。由來是因爲她發現河邊有許多廢棄的檳榔,將其撿回後發現「檳榔子」可以製成染料,不過製程很辛苦,除了要蒐集之外,還需挑選、過濾、熬煮,才能將此變成染料。
黃千聞表示,未來希望能夠發掘更多的植物染,除了將永續發展的創意融入生活之中,更希望有年輕人能夠加入此行列,帶來環保創新的想法,幫助傳統的農業改革。
國內循環經濟未成熟 推廣須更多誘因
近幾年因為全球的環保趨勢,讓國內也開始關心起循環經濟的議題。相較於剛起步階段,已經有了更多關注和實踐,像是共享機車、共享經濟。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師林宗昱坦言,要完全融入到民眾的生活裡,的確有些瓶頸,需要更多時間將其發展成熟。
未來台灣若想要將生活中的循環經濟比重拉高,林宗昱認為必須在法制及經濟上有誘因吸引更多業者,像是對內政策或許可以規定公家單位,採購環保系列的產品,對外政策也需要更加成熟,或是做到更好的突破。
賴懿容則認為如果依賴政府政策的幫忙,永遠會比產業以及市場反應來得更慢,因此她認為還是要透過民間的合作,將這個領域的圈圈擴大,而非每次舉辦相關活動,看到的都是熟面孔,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將循環經濟落實在生活當中。
循環經濟要讓民眾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更加親民,賴懿容以宜家傢俱商場(IKEA)為例,同樣是椅子IKEA的既便宜又方便組裝,民眾在選擇時沒有理由購買只是打著環保標章,但價格卻較高的產品。人性仍舊是現實的,倘若環保圈不做出突破或是不跨出圈圈,那麼環保商品只能是曲高和寡,未來若是能夠做到更平易近人,那麼循環經濟的商品、環保的概念才能更加普及。
循環經濟的商品,帶來的不僅是商品本身,鍾翔如更希望能夠讓這些小產品,改變大眾消費習慣以及認知到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周怡君則認為未來只要持續推廣,就能讓更多人看見,且若是再加入連鎖企業,或許就能大幅減量一次性的浪費。儘管這些業者研發產品過程並不容易,但他們都希望藉由小小的產品,融入大眾的生活中後,能夠對環保起到更大的作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