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原力」原家中心提升部落資源品質

記者 林芷伶、陳品諭、李霆鋒/採訪報導

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工作發展協會」於2004年2月14日成立,其宗旨在於推行原住民社會福利及永續發展的相關工作,並以專業性的服務深入原住民社會階層,展現原鄉部落特色。復於今年9月初,協助設立「烏來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原家中心),期能將社會資源整合,為原鄉族人提供優質服務。

人口外流 老人留守

新北市議員馬見Lahuy.Ipin坦言烏來原鄉嚴重受到觀光化,導致在地的傳統文化、部落人口不斷流失。 攝影/林芷伶

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指出,目前臺灣原住民人口數總計57.7萬人,其中約28萬人移往都市,人口比例占整體48.67%。來自原鄉烏來的泰雅族人,新北市議員馬見Lahuy.Ipin表示,原住民部落人口外流比例極高,造成只剩老人留守部落。其中烏來部落也不例外,即使是地處都市附近的烏來部落,雖以觀光為主,但帶來的經濟效益卻與部落完全無關,因此多數族人選擇轉往都市發展。                                    

馬見指出,早期在烏來原鄉能賺錢的工作的機會較少,直至今日,族人多半到外地工作以求生活。由於人口外流嚴重,加上毗鄰都會區,因此烏來的原鄉傳統文化流失情形,比其他原鄉來得嚴重,現在所看到的烏來,已經徹底觀光化。在地族人宋志強亦表示,烏來部落人口流失情形嚴重,目前回到部落就業的族人僅佔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原住民人口分佈百分比。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製圖/陳品諭

  • 山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山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者。
  • 平地原住民:臺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其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有案者。
  • 都市原住民:指「居住在都會區的原住民」。

資料來源/全國資料庫原住民身分法台灣法律網

整合資源 服務族人

原家中心的成立,是為了提升服務品質、整合福利資源,解決當地族人長期面臨社會福利、資源匱乏以及家庭生活等問題。其重點置於將資源融合部落文化,舉辦相關教育與宣導講座。此外,原家中心也提供原住民婦女、兒童、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社區關懷、個案管理及求職就學服務,並協助改善族人家庭及環境,促進原住民族的生活福祉。

社工林婉兒在宣導消費者保護安心網購講座。照片提供/烏來原家中心

本身為原住民,服務於原民機構二十多年的協會理事長楊偉修表示,他本身也是原鄉移居都會的族人,關於原住民求職就業的問題,實際上他們在都市求職過程並非想像中的順利,除了面臨生活上的不適應之外,能夠找到的職缺,也大多是以勞力為主的內容。

楊偉修指出,如果族人們有意願往都市工作,原家中心將給予相關協助,轉介給原民會就業服務專員。過程中族人們遇到工作上的相關問題,各地區的原家中心將會把求助者資訊轉介回烏來部落,讓服務不中斷。

他強調,原家中心以新方向出發,地毯式走訪了解部落狀況,個別給予相關工作、社區服務方案,以緩解地方上的問題。同時,透過多元的方式,融入部落宣導泰雅族文化故事,希望藉由族人們的相互學習與交流,讓部落不只是單純接受原家中心的資源,也讓族人吸收相關知識回饋部落。

創業維艱 持續努力

「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工作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偉修,來自花蓮阿美族,同時亦是原鄉移居到都會區的原住民族人。攝影/林芷伶

楊偉修提到,公部門處理原住民相關福利及個案時,常常會有行政程序繁雜而導致作業僵化,以及成果不如預期等問題,透過協會的協助之下,將可有效解決前述問題。

他也表示,協會跨出第一步的過程很艱辛,因為要和地方協調並且相互溝通,關於未來的願景是希望得到全國各地區原住民的認可,進而落實原住民福利發展,以多元的方式協助族人,將經驗轉為動力,豐富拓展服務面向,落實協會的服務宗旨。

「因為有了看見,所以想要改變」。楊偉修認為,協會先求站穩腳步,並且專心落實目前已有的服務項目,才能讓更多人看見協會的用心付出。

深入部落 結合文化服務族人

馬見指出,事實上原家中心包括社工人員、資源以及能力是有限的,能給予部落的協助並不完善,且無法整合各地區原鄉服務的據點,因此當族人遇到需跨業務機關處理的相關問題時,就沒有協助解決的能力。

烏來原家中心社工簡葳表示,她在大學就讀科系即為社工系,加上過去也曾有在烏來實習的經驗,發現非部落的人無法專心投入服務工作。前述種種原因讓她畢業後,決定學以致用回到烏來成為社工,以族人身分更能了解部落家庭、生活狀況,提供直接、正確的服務內容。

社工簡葳宣導補助原住民族長者裝置假牙。照片提供/烏來原家中心

另一位社工林婉兒提到,由於過往工作是學習輔導員而非社工,兩者工作性質有所差距,今年初已成為烏來媳婦,帶著期待的心情迎接新的社工身分,做好為族人服務的準備。她強調,儘管在烏來成家,也不忘社工應盡之職責,在服務部落族人的過程中,必定以耐心做好一切工作。

她指出,在此服務的社工,透過積極開拓、配合族人以及蹲點服務的方式,深入部落生活,秉持「愛心、耐心、傾聽」來服務對象,且必須持續關注關懷對象的生活環境、內心想法,了解是否有其他阻力因素,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給予輔導協助。

目前烏來原家中心開站一個多月,在地族人吳婉婷表示,原家中心剛成立,許多關於服務內容及狀況尚未明朗,盼原家中心未來能規劃教育、文化等相關講座和資訊提供,讓族人能充實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協力扎根 展望未來

由於烏來部落毗鄰都會區且深受日據時代殖民影響,因此造成傳統文化流失。馬見指出,在政府積極推動旅遊產業政策之下,遊客看到的烏來老街,已是高度觀光化的景象,而非在地獨有的文化特色。他也積極推動烏來特色的呈現,將烏來原鄉泰雅族人傳統的織藝廊道獵人學校等傳統文化,讓遊客親身體驗,藉以彰顯烏來泰雅原鄉的原民傳統生活方式。

國際知名設計師潘怡良設計團隊,將泰雅族祖靈眼睛菱形圖騰融入部落的生活環境,打造傳統織藝廊道。攝影/林芷伶

馬見坦言,烏來原鄉文化的問題,無法短時間內得到解決,政府必須長期的提供部落資源及協助,才能有效改善部落人口、家庭、生活及社會經濟問題。他也會全力協助烏來部落,透過諸般方式建立完善制度,落實教育和文化的普及,並引進就業機會,期能讓族人重建文化意識、改善生活環境。

議員馬見Lahuy.Ipin收藏著許多過去原住民族原始歷史的文獻書籍、影像。攝影/林芷伶

對於未來展望,吳婉婷表示,烏來部落距離觀光區雖近,但種種因素卻沒有讓族人蒙受其利,反而造成文化沒落、人口稀少。宋志強指出,除了人口外流,烏來地區的困境還有社區開發少、觀光沒落等問題。族人們殷切期盼政府能給予協助,改善部落經濟,延續傳統文化,讓外流青年能夠回到原鄉創業,服務族人。

勇士廣場舉辦音樂分享會,部落青年協助擔任宣傳之工作人員。攝影/林芷伶

原家中心以扎根蹲點的方式,將資源帶進部落,讓族人們能夠即時、貼切地得到諮詢服務,成效雖有待時間驗證,相信在政府機關、社福團體、熱心民眾的協力下,將可改善原鄉部落的生活品質,維繫原鄉傳統文化,達到原住民自主性永續發展之目標。 

 

延伸閱讀:

族人榮耀!烏來部落運動會 傳承泰雅文化

族人學習意願低 原住民語難傳承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