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小農體驗營 助採嘉蘭洛神花

記者 李奕潔、賴玟岑/採訪報導

台東縣金峰鄉的嘉蘭村以務農為主要產業,每年11月左右是洛神花的採收季,但面臨人口外流、天災,導致人力資源短缺、生產力下降。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伊甸基金會)與在地嘉蘭教會合作,舉辦小農體驗工作營,幫助農民採收,並協助部落發展。

嘉蘭村勞動人口老化 農民生產力下降

嘉蘭村位處中央山脈南段,太麻里溪下游北段,舊名為「Buliblosan」,在排灣族語中意即多霧的。嘉蘭村大多為排灣族魯凱族組成,共有八個部落,並分為兩個居住區域,一個是排灣族為主的下部落,另一個則是由屏東遷移過來的魯凱族所居住的上部落,又稱新富社區。在環繞山地的地形下,農業為嘉蘭村的主要產業,每年依季節出產洛神花、生薑、南瓜、紅藜、小米、樹豆等農作物。
 
每年11月左右為洛神花的採收季,但面臨人口外流及勞動人口結構老化,使人力資源短缺生產力下降。由於村內無高中,青少年在國中畢業後就必須要離開部落到台東市求學,而青壯年都到外地工作,使部落人口外移的情形嚴重,只剩小孩以及老人,再加上中盤商剝削,讓當地小農在採收洛神花陷入困境。

每年收成洛神花需要花費二十至三十天,由於洛神花採收全依靠人力,從採花、捅花(去除洛神花種子)、烘烤到加工都非常耗時,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洛神花農麥永妹表示,每到收成的季節,就是全村動員的時刻,今天是哪一家農地採收,村民就會全部聚集到他們家幫忙採花及捅花。

清洗完的洛神花,準備送進烤房烘烤成乾花。攝影/李奕潔

「種植洛神花需大量人力投入,其實不符合經濟成本。」嘉蘭教會牧師王忠明說,每當在採收季時,農民都須從上午五時到晚間十時不間斷的採收,再加上大部分農民都為老年人,長期下來對他們的健康及生活品質造成極大的影響。

2017年6月台東縣政府與日本知名果乾品牌簽署《臺東縣產業合作交流備忘錄》,日本成為台東洛神花的主要外銷國。在洛神花的外銷下,2018年價格甚好,因此在2019年增加產量大量種植,卻因疫情關係導致產量過剩,使農民入不敷出。再加上2019年底日本並沒有從台灣進口洛神花,使得洛神花滯銷,台東農會因此囤了好幾噸的洛神花。

(2020)農會決定不再收洛神花,農民只好減少產量,使種植量僅剩下去年的三分之一。對於農民來說,洛神花是這個季節的重要經濟收入,因此許多農民還是會少量栽種,並透過教會及牧師的協助找尋買家。

防中盤商剝削 農民自產自銷提升收入

由於洛神花的濕花在採收後須盡快加工,不宜久放,因此在找到買家後,農民就需立即採花、捅花,而採收完洛神花後,將去除種子的濕花販賣給中盤商,中盤商在收購時刻意壓低收購價格,只需烤花、賣花、做加工,一個產季就能賺進五、六十萬,反觀部落農民全靠人力採收,在採收期11至12月僅能賺兩萬元。

為了提升農作物的經濟價值,嘉蘭教會內設有烤房,協助農民加工,不用害怕錯過農作物的新鮮期,趕時間而賤賣洛神花,烤房除了能烘烤洛神花外,也可以烘小米、紅藜、薑黃、南瓜等農作物。近幾年教會幫助農民自產自銷 ,不讓農民受到中盤商的剝削,可提升農民的收入,亦能讓消費者用公正的價錢購買農產品。

伊甸與嘉蘭教會合作 投入人力助採收

伊甸基金會於2016年起,開始與台東嘉蘭教會合作,透過舉辦小農體驗工作營 ,除了體驗當地文化,與設計創意課程帶部落孩童探索新知識外,也能協助農民耕作,及時採收洛神花。

在志工投入以前,都是全村互相幫忙,若是採收不及則需雇用人力,在農民微薄的收入下,無疑是雪上加霜,有些農民無法負擔工人費用,來不及採收的洛神花只能任由其凋謝、腐敗,幾個月栽種的心血只能付諸東流。

伊甸基金會志工發展處主任朱曉威表示,透過體驗活動,除了解決小農採收的問題,也能讓志工在參與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專業領域,與教會和農民進行交流、分享,不只是解決人力資源的困窘,還能透過大家背後的知識,為部落增添新的曙光 。

參與今年小農體驗工作營的志工黃鴻琨說,在採花及捅花的過程中,農民看到志工來幫忙,都很感激地道聲謝謝,是此次體驗活動中最有感觸的時刻。

部落農民互相合作採花、剪花。攝影/李奕潔
志工與農民一起捅花,去除洛神花的種子。攝影/李奕潔

走過八八風災 嘉蘭村重建有成

「我大哥和二哥的房子都被沖走,什麼都沒有了。」村民呂國雄面帶感慨地說著。在2009年8月9莫拉克颱風重創台東,位於太麻里溪下游的嘉蘭村,共有91棟房屋慘遭大水沖毀。在村民辛苦的重建下,將災後的部落傳統文化,以全新的樣貌,重新呈現。

那年,經莫拉克颱風侵襲後地質脆弱,部份邊坡發生大規模崩坍及滑落,形成土石流,位於太麻里溪下游的拉灣橋及拉冷冷等橋,都遭洪水沖毀,使得部落聯外道路完全中斷,也阻礙了要上山農作的村民,當地民眾往返僅能繞道台9線太麻里溪公路橋或冒險橫渡溪底便道。

遭受到風災的肆虐後,嘉蘭村的族人們並未放棄他們的家園,反而更加團結,以原住民特有的圖騰、木雕、彩繪、石板屋,將部落重新建造成特色獨有的村落。而坐落於嘉蘭部落和拉灣部落中間,跨越太麻里溪的拉灣橋以及肩負嘉蘭與拉冷冷兩個部落交通聯繫的拉冷冷橋也進行重建。2013年7月,莫拉克風災修建工程最後一段的拉冷冷橋終於完工,使部落間能夠恢復往來。

今年(2020)金峰鄉公所結合洛神花季節,舉辦2020百步之鄉紅寶系列活動」,讓大家能夠更深入了解各村特色,以及體驗洛神花該如何捅花。

災後重建之拉灣橋。攝影/賴玟岑
太麻里溪旁住宅與災後新建永久性河堤。攝影/賴玟岑

興建永久屋 打造原鄉部落觀光

從拉冷冷部落穿越拉冷冷橋,便會到達西側永久屋,永久屋是受災戶新的安定住所。而永久屋分為東側及西側基地,分別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台灣世界展望會認養興建。

嘉蘭永久屋基地在莫拉克災後重建,以「離災不離村」的原則安置,且基地建築配置完全尊重部落,回復以頭目為中心之聚落文化,各部落運用文化特色來裝飾庭園屋舍。

拉冷冷大橋石碑。攝影/賴玟岑

嘉蘭村是台東縣最漂亮並富有原住民特色的部落山城示範村 。現今,金峰鄉更加積極推動其觀光產業,未來更期許將金峰鄉營造成東排灣、魯凱的文化重鎮,除此之外,還設置天空步道、嘉蘭溫泉公園及部落廣場等觀光景點,吸引民眾前往。

教會與部落密不可分 協力促進部落發展

今年適逢教會創辦15周年,平時教會除了傳教聚會,以及農忙時幫助農民之外,同時也致力於陪伴兒童,王忠明說:「透過陪伴孩童,使他們更了解自我價值並提升自信。」

教會開設愛嘉陪讀班與才藝班,陪讀班裡的老師們指導孩童們的回家作業,因大部分的孩童,都是隔代教養家庭,雙親通常在外地工作。而家中長輩們對於學業教導,相對有些吃力,因此孩童們一下課就會來到教會,在陪讀班老師的陪伴下,把學校作業完成,寫完作業之後便留下用餐,用餐完畢直接返家, 讓家中長輩們無須過度擔心孩童。

王忠明表示:「原住民對音樂本身就有極大的天賦」,教會在每個星期六上午會送孩童們去台東市區,學習有關音樂方面的才藝,例如爵士鼓、鋼琴、吉他等,透過專業老師的授課、訓練,學習這些專業音樂知識,對他們往後求學也有所幫助,可以成為加分條件,也能從音樂中發掘自我價值。

此外,教會也是「象圈守護家園」,這是伊甸基金會的象圈工程計畫,自2006年起持續關懷偏遠地區學童,期望能使他們享有公平教育權、健康早餐供應以及友善的課後陪伴環境。除了伊甸基金會的幫助,教會更創立「愛嘉農」,透過販賣農產品的營收,轉變為孩童的獎學金,讓孩童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教會設文化健康站 陪伴部落長輩

部落老年人口多連帶產生健康問題,例如失智,當長輩們有需要,教會便會帶他們就醫。自2019年開始,嘉蘭教會同時也是部落的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此文健站的設立,不僅讓長輩們能夠互相交流互動,也會設計課程一同讓長輩們動起來,從星期一至五,透過每天安排不同的課程,分別有文化、衛教、美食、手作與健康促進延緩失能課程,而教會同時也設有VUVU菜園(註1),讓長輩能夠種菜享受農耕,另一方面也能活動筋骨。

教會對於部落而言,是個十分重要存在,亦幫助村民解決大大小小的事情。每逢新的月份開始,牧師會帶著部落孩童去逛一個月一次的夜市;每一年也會帶部落居民出外活動。教會希望在用心的關懷與陪伴之下,守護村民,協助部落發展,使部落變得更好。

  • VUVU:這個字眼在排灣族具有多義性。VUVU不只是指祖靈,VUVU也是祖父母輩與孫子女輩的互稱,同時也接近古南島語擬測同源字中直接稱呼之祖父母bubu一字。

資料來源/vuvu – 科博館

延伸閱讀:

山海之子 永恆新社Kebalan

修正禁伐補償條例 維護原住民權益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