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1】鄉民好兇好可怕——批踢踢鄉民文化難親近?

記者 葉潔丹、張育瑄、劉立心/採訪報導

「我只是跟著鄉民進來看熱鬧罷了!」——「鄉民」指的是批踢踢實業坊的用戶。鄉民一詞源於香港電影,有「愛起鬨」之意。根據批踢踢實業坊公布的數據顯示,批踢踢註註冊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在尖峰時段,甚至會超過十五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間接證明網友喜愛熱鬧、每天話題不斷的現象

批踢踢使用人數眾多,每天都有大量討論文章。圖片擷取自/PTT

自1995年創立的批踢踢,有其獨特且濃厚的鄉民文化,在眾多的鄉民用語中,卻不乏歧視女性的言論和發文。例如:「PUMA」,便是批踢踢的流行用語之一,其音取自台語「破麻」,指與許多男人發生性關係的女性,是具侮辱性的用語。

此外,在批踢踢男女版(BOY-GIRL)的文章,若有男方講述自己被女友「戴綠帽」,或是女方發文問網友,如何拒絕男性友人騷擾等文,多少都可以看到「一定不帥」、「人帥真好,人醜吃草」等直白回應,暗諷網友只在意外貌。由此可見,鄉民並不一定會對發文者的感情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反而還給予嘲諷,揶揄當事者。

在批踢踢若有文章提及告白被拒絕,可常見「一定不帥」、「人帥真好,人醜吃草」等回應。圖片截取自/PTT

每一篇回文皆是「自我展演」

留言發文者在真實世界中的想法作為,並不一定與其在批踢踢的言論相符。美國社會學家Erving Goffman提出擬劇論(Dramaturgical theory),他將整個社會視為展演舞臺,看社會大眾為演員,來解釋人們對日常生活,基於不同文化的價值觀、社會禮儀,做出類似於戲劇表演的行為

其中,涉及公開的「前台」,與看不見的「後台」,使演員們表現都有「渴望受到他人重視」的情形出現。所以在鄉民眼中,充滿笑料的推文,就好似一個展演舞台,與在論壇內的大家合力演出一齣精采好戲

鄉民似乎有屬於自己的同溫層,也因此造就了「鄉民文化」。鄉民本人樂在其中,但對於沒有使用批踢踢的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實際採訪男性B網友,他表示對於母豬教的留言文化,他無法苟同。認為有些用語污穢不堪,對於女性極不尊重。此外亦有網友覺得,鄉民對於女性所使用的過激字眼,也間接造成社會男女對立的狀態。

鄉民對於文章的討論,有時候發言過於偏激。圖片截取自/PTT

鄉民文化拉高仇恨值?批踢踢的另類反思

一直以來,鄉民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歧視女性的用語。許多人想到批踢踢,就想到其仇女風氣。

不過,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林思平副教授表示,要探討鄉民文化,不應只著重談論「厭女」這個主題。林思平表示批踢踢所呈現的留言,其脈絡和成因複雜。在「厭女」這一塊,包含台灣兩性關係,和社會結構的轉變。鄉民留言的呈現,並不純粹只是「仇女」。單以仇女文化認定批踢踢,則是對鄉民文化的錯誤認識。鄉民的發言,也並非都是仇恨,或是無意義的言論。

例如,在2019年批踢踢上,一篇[問卦]武漢疑爆發非典型肺炎冠狀病毒群聚感染?曝光新冠肺炎當時的疫情,也讓疾管署提高警覺,加強防禦意識,此文更被譽為「護國神文」。由此可知,在許多時候,鄉民的爆料,甚至能夠讓政府當局提前部署,因應接下來的挑戰。

2019年在批踢踢上,一篇文章曝光新冠肺炎當時的疫情。圖片截取自/PTT

「鄉民文化」雖然時常讓人詬病,覺得過於偏激,但是其匿名性,讓人能勇敢曝光社會不公不義。因此如何在網路上「展演」的同時,妥善發言?是當今社會需要思索的一個重要課題。

 

更多專題報導:

【批踢踢和狄卡的使用體驗2】台女不ey——母豬教怎麼在批踢踢「發揚光大」?

 

精彩融媒體新聞報導:

網友來了!批踢踢、狄卡怎麼討論「豬蝶戀」?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