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宣廷、李宜錚/採訪報導
「剩布」在不少人眼中常被認為是不好、骯髒且破舊不堪的布料,最後的命運不是送到垃圾場,就是焚化廠處理,不會特別想到可以如何再造利用。但事實上剩布有很多種類,例如紡織廠、裁剪廠等上游布料生產商,替一塊布排完馬克後所剩的紡織品,或是工廠的庫存布,甚至是不要的旗幟布條都可以作為剩布的一種。
若是將這些被淘汰的布料,透過設計再生成新物品,延長它們服務人類的生命週期,不僅可以減少浪費、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甚至還可以創造不同的循環經濟。
一手包辦剩布計畫 布料來源不設限
在台灣就有這麼一個品牌,致力於剩餘布料的再生設計及生產。來自彰化縣鹿港鎮的手作工作室,從2015年創立至今已推出多種以剩布製成的生活小物,大至手提袋小至名片夾,他們將成衣廠、布料廠或是活動結束後的帆布旗幟等收回,經過一系列的清洗,並了解布的材質後,再透過設計讓每一塊剩布的使用率提升到最大值。
「訂製服跟剩布再造聽起來毫無關連,但他們都是在推廣『手工精神』和『珍惜身邊物品』這兩件事。」工作室創辦人林純瑜提到,參先生創立初期原本做的是白襯衫訂製,但經過她深入了解衣服訂製產業後才發現,由於訂製衣服的單價太高,無法讓一般民眾輕易購買,因此導致衣服訂製產業逐漸沒落。
直到2016年由鹿港在地企業「鹿港囝仔」和「保鹿運動協會」所發起的今秋藝術節,邀請林純瑜一同執行其中的「剩布計畫」,萌生了她對剩布設計的念頭。
剩布計畫全由林純瑜一手包辦,從布料的蒐集到尋找社區媽媽擔任生產者,都是由她自行發想及規劃。剩布也沒有固定的供貨來源,若是有人家中有淘汰的布料,林純瑜就會專程去到對方家中將布料取回,即將要歇業的布料工廠也是料源之一,取得管道相當多元。
秉持在地取材與生產 重視剩布升級再造
但將剩布取回後才是困難的開始,「剩布的侷限在於,你永遠不曉得你會拿到什麼布,當有想要的布種就要自行去找,也不一定找得到。」林純瑜說在設計一樣商品時,如果身邊沒有現有的布料,她就會直接向鹿港在地布行購買,並堅持商品的70%到80%由剩布製成,剩下的20%到30%才是新布料,讓剩布佔一定比例,秉持「在地生產」與「再生設計」的品牌精神。
在去(2019)年今秋藝術節的剩布計畫中,工作室首次推出「今秋名片夾」,由於名片夾的工段相當複雜,若是在縫製過程中出現錯誤,就要全部打掉重做,因此沒辦法交由工廠做規格化生產,只能由林純瑜和鹿港的社區媽媽們一同手工完成。
現今工作室已有固定合作的車縫廠,雖然量沒有到很大,但是已能小規模量化生產,維持一定的產量。林純瑜認為,像這類的布料再生設計品,重點是在於升級再造(upcycling)的過程,在設計一樣產品之前,需先想到消費者會不會喜歡這類型的產品和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這樣大家才會有意願去購買並澈底的使用。
廢旗布條創提袋 多方合作推理念
「台灣國旗幟再生手提袋」為工作室的熱銷商品之一,手提袋90%都是由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的宣傳旗幟布條所製成。
當時舉辦龍舟競賽時,林純瑜看到旗幟將被丟掉實在太可惜,因此她就與工作室的同仁一起負責將路邊的旗幟一一收回,經過清洗、整燙和裁剪等流程,最後將旗幟上的「台灣國」圖案作為包包的象徵,產品上架後即在一夜間銷售一空。
「不只是布料,像是身邊即將要丟掉的東西,如果願意自己動手DIY做一下,就可以不用再花一筆錢去購買新的東西。」林純瑜表示,現在推出的產品還不算多,還在持續累積作品當中,她也正積極尋找不同合作單位,例如甜點店、公司企業等,這樣一來除了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外,也能嘗試不同的生產方式,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目前林純瑜的目標就是希望能讓商品「固定產出」,日後也不排斥與公部門或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持續實現工作室「減少浪費」、「物盡其用」與「循環再造」的核心理念。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剩「布」回收——再造下腳料生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