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婕真、鄭又珣/採訪報導
校園內越來越容易見到電子菸的出現,不少癮君子會選擇使用這類新式菸品。然而,因為中央並沒有對於電子菸的明確規範,所以即使在非吸菸區也能見到學生使用電子菸。吞雲吐霧的行為卻影響了其他不會周圍的同學,那些對菸味敏感、不會抽菸的同學只能上前制止,或是利用學校留言版的空間反應。
然而因為校方並沒有明確規範電子菸的使用,所以電子菸的存在成為了吸菸者的灰色地帶,利用模糊不清的使用空間而影響其他人的權利。
在菸害防制法的規定中,並無明確規定電子菸的使用。一直以來,中央政府僅是研擬菸害防制法的修正草案,加強對電子菸的管制,卻遲遲沒有定案。
在中央沒有明確規範的情況下,間接導致在校園內更難以管束電子菸的使用空間,即使校內多設置吸菸區,多數學生還是會在走廊、教室…等公開場合使用電子菸。且電子菸的外型酷似隨身碟、手機,不容易被注意的物品,比起一般紙菸也不會有令人反感的菸味,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就會被一般人忽視。
董氏基金會在近年努力防止電子菸從國外輸入台灣,但因為走私電子菸的利益十分龐大,加上若有人舉報電子菸的使用,中央政府也僅是用勸導的方式處理。
董氏基金會的林清麗主任則表示,大多數菸品製造商都用「電子菸可以讓民眾戒菸」的口號來吸引民眾購買,但其實這樣的口號只是商人為了圖利所製造出的假象,多數電子菸的使用者還是會吸食紙菸,這樣二重的毒害,只會鑿成國人對於菸品加重依賴,也更不易戒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