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妍菱、李庭甄/採訪報導
琴聲和歌聲交錯,而這歌聲的主人和一般所見的歌手不同,他們是一群熱愛唱歌但有著不同障別的身障朋友,透過音樂,唱出彩色人生。
合唱團老師葉惠娜表示,當初創立合唱團是因為政府承辦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的方案,他們希望能為身障朋友盡一份心力,最終決定透過音符幫助他們,「有人喜歡唱歌,我們就教他們。」
靠著對音符的執著 活出嶄新自我
唱歌不僅是身障朋友們的興趣,音樂更是他們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指引他們走出心中的黑暗,踏出家門可以和朋友有更多的互動。
合唱團團員曾小姐表示,參與合唱團能認識很多新朋友,「從不同的朋友身上,可以磨練自己變得更獨立、更堅強,以及學習與肢體不便的團員互動。」
葉惠娜表示,曾經有重度精神障礙者在康家照護中心有輕生的念頭,但在加入合唱團之後逐漸好轉。近兩年的狀況相當穩定,特別是患有躁鬱症的朋友,雖然在控制情緒上較困難,但與其他身障朋友們的相處和老師的關愛後,在病情上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廣招新團員 定期舉辦成果發表
為了幫助更多身障朋友,合唱團每年會招募不同的成員,在近20堂的課程內,除了上課,他們也會在相關的身障機構、學校及醫院等場所,進行期中和期末發表,讓身障朋友參與更多社會活動,不僅展現他們整學期對課程認真的態度,也能使他們在表演中提升自信心。
音樂治療過程繁瑣 涉及面向廣
心理系教授楊啟正提到,人在做喜歡的事情時感到愉悅,喜歡音樂的人透過歌唱,在穩定病情上確實會有幫助,不過要做到真正的音樂治療,過程是相當地繁瑣。
所謂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主要是針對在生理和心靈方面有需要進行治療的個案,利用音樂、節奏對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進行有目的的療程。楊啟正表示,精障者通常需要一個比較完整的治療規劃,像是如何選擇適合的音樂,並在音樂播放的過程中和精障者多元分享。
全國身心障礙者人數 逐年增加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四年內增加近4.5%。資料來源/行政院統計處、製圖/嚴鈺雯
全台精神障礙患者五年內增加近4.1%。資料來源/行政院統計處、製圖/嚴鈺雯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領有身障證明者,於民國101年的111萬人增至105年的116萬人,上升至將近百分之4.5,全台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數,從12.2萬人增至12.7萬人,五年內成長了將近4.1個百分比。
音樂不僅是休閒 對身障也是希望
罹患精神障礙症狀的國民比例節節攀升,占所有身障障別比例的62.4%,精神科醫療人員和患者的人數比例將日漸失衡,政府是否能督促醫療機構做進一步改善,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