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至人、葉豐瑋、蕭惠敏、王彥婷/採訪報導
2010年,前中華隊跆拳道國手夏顯詠在廣州亞運奪下金牌,一腳踹去國人「黑襪事件」(又稱楊淑君事件)怨氣,那年她才16歲,首度入選亞運國手就摘金,各界認為夏顯詠年輕有為、未來無可限量。然而,她未料到,這一舉奪金的喜悅,卻是層層壓力的開始。
「當時年紀太小、不知如何面對社會期待,害怕別人的眼光,會認為我可能下一場又第一了。」夏顯詠提及,自己曾經歷一大段低潮,怕家人失望,甚至忘記原本在場上擁有的優勢,力求表現反而失常。
亞運奪金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夏顯詠透露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加上個性使然,常在賽前過度壓抑與思考。她坦言,身為一名選手,「最怕輸了之後,別人怎麼看我,在意表現不佳的時候,教練的眼神。」
大學時期這些心理壓力終有解套。「大二那年接觸運動心理學,進而認識這領域。」夏顯詠認為,認識運動心理學後,透過諮詢引導,釐清行程排序、奠定自我目標,以及安定心緒,也慢慢能理解過去低潮時期的心境。
與過去達成和解,夏顯詠開始學習「自我對話」,利用慢跑之餘反思,進而發現自己習慣過度放大別人的眼光,後來學會以第三人角度,客觀理性察覺不足、看淡勝負。夏顯詠坦言,亞運光環讓她想著贏下每場比賽,致使往後無法專心場上。
亞運後的大低潮並無徹底打敗金牌女將沉寂五年後透過運動心理學的幫助,讓夏顯詠在2015年全大運連過四關勇奪金牌。她表示,在亞運過後的賽事中,幾乎找不回當初奪冠的感覺,全大運雖不比亞運層級,但這張金牌是人生的轉捩,專注度接近亞運一役。
褪去選手光環,夏顯詠從前線轉戰後勤,擔任運動心理諮詢老師(以下簡稱運動心理師),她認為,過去的身分,讓她更能體會選手的心路歷程,也容易親近運動員,更理解教練、球員間各自所要傳達的訊息。
但就現實面而言,運動心理師的待遇,不如一般教練、防護員。夏顯詠表示,台灣運動心理市場相對較小,工作以接案件、各單位計畫為大宗,且上工時數長,需要仰賴高度熱忱。不過,因工作特性會依個案不同,改變輔導方式,讓她產生濃厚興趣。
「早一點開始,少走一些冤枉路。」夏顯詠感慨地表示,或許早點有專業知識引導,成績能更突破,因此不願現役選手重蹈覆轍,像她一樣無法跳脫心理壓力。如今夏顯詠淡化亞運金牌頭銜,投身運動心理學領域,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後輩。
超越自我求高標 往往出現反效果
運動心理學主要探討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心境、情緒歷程,進而幫助選手提升競技表現。但在過去,國內的運動圈鮮少論及心理層面,唯一能幫助運動員提升成績的,只有透過技術與體能上的訓練。
台灣運動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張育愷提出,成功的運動員須具備的要素包括專業技術、體能訓練、策略,以及心理能力,「若選手之間的技術在同一個等級,心理素質就決定勝負關鍵。」
運動心理師陳泰廷分析,有實力的運動員,往往不需要有過多的思緒,僅需發揮平常水準,就能克敵制勝。但這樣的選手常會要求自己,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在最佳狀態,「當你陷入一個你不是在最佳狀態,就沒辦法獲勝的迷思裡頭,那你也不用比了」,因為運動表現不可能永遠都保持在最好,反之,這樣的想法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
許多運動員缺乏自信,可能是源自於準備不足,或擔心對手實力落差太大;但陳泰廷也指出,有些自我要求太高的選手,縱使做好萬全準備,仍會擔心自己臨場「凸槌」,所以遲遲無法心安。這時運動心理師的工作,便是一步步地開導選手。
「運動競技就是在比誰成功的機率高。」陳泰廷認為,運動員必須學會的事情,就是接受失敗,選手對於自己犯下的小錯誤,常會放大檢視,進而影響到後續表現。因此,如何合理地解釋失誤發生即是決勝關鍵。
國內無核可執照 學會另闢管道
近年來,國內體壇發展漸趨完善,除了硬體設備之外,許多運動團隊也開始重視選手的心理層面,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約聘運動心理師。藉由定期的陪伴、溝通,運動心理師走進選手的心裡,幫助他們克服,所謂「教練看不到的問題」,讓他們在訓練、比賽上,更能保持專注,提升競技表現。
然而,運動心理學現階段在國內雖已逐漸獲得重視,但在台灣大專院校中,尚無獨立科系,運動心理學僅算是專業的獨立學門。對此,張育愷平常心看待,他表示,運動諮詢領域政府仍未有官方執照,目前僅由學會核發證照,而受試者需具備體育、運動科學、心理相關科系背景,通過專業課程、隨隊實習時數取證。
目前,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對於運動心理師核可,建立一套較完整的認證制度。據台北市立大學教授黃崇儒《運動心理學: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文提及,AASP其中一項認證標準,為取得運動心理學相關博士學位,及相關課程、實習檢定。
張育愷指出,台灣現以學會為單位與國際接軌,與其他國家相互學習,同時他也提到,運動心理學在國外的發展,已跳脫運動場上,進而發展成貼近許多職場領域的「表現心理學」,目的在於激發潛能、超越顛峰。因此,他語帶期望地說,未來國內的運動心理學界,除了持續協助運動員健全心理,長遠來看,也盼能涉足其他領域,進化為表現心理學。
超越勝負 回歸運動「人」本質
今年中華職棒開打前,與職棒球團合作的運動心理師洪紫峯,例行性地為球員們上心理課程,課堂中他播了一段影片,內容是位美式足球選手,在比賽關鍵時刻罰踢。畫面中,選手成功射門得分,卻被對方用暫停戰術,技術性讓進球不算,最終使他在二度罰踢時失準。
洪紫峯不直接把影片播完,還刻意把順序對調,先播選手失敗的片段,再還原射門得分,台下球員們一致認為,這名選手成功克服壓力,表現不凡;然而,當洪將事實還原,台下一片譁然。
他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大眾往往會用結果來定義選手的心理素質,卻完全忽略他們賽前做的所有努力,甚至連台下的職業球員,都還是會用表現來評斷他人。「但運動心理的本質,就只是要幫助選手設定目標、做足準備,至於比賽勝負只是附屬品。」
「如果球團告訴你,就用這幾場比賽的表現來決定明年的薪水,你服不服?」洪紫峯認為,一般人常用直觀的表現評價球員,而部分職業球員長期處於成績壓力下,漸漸變得只求個人表現。他話說至此,台下的球員們才發現,這就是自己長期陷在情緒泥沼中,遲遲走不出來的原因。
教練的工作,是解決選手技術上的問題,至於他的工作,就是瞭解所有「人」的問題。他解釋,「當我們太傾向解決問題的時候,便會忘記人的需求,」結果可能大家都不會滿意,但若把「人」當作核心,就會看見教練與球員,各自面對的困境。
環境迫使人成熟 小將們難以言喻的壓力
運動心理諮詢普遍針對成人等級以上的運動員,但事實上,國內已有基層球隊開始重視小球員的身心健全發展。洪紫峯除了在職業球隊定期諮詢,同時也在國中、小球隊擔任運動心理師,在他眼裡,小球員與職業球員常碰到的問題,其實大同小異。
洪紫峯指出,職業球員最怕讓眾人失望,小球員則擔心讓身旁的人失望,尤其是家人、教練的眼光,「所以少棒球員一旦害怕,眼神就往休息室飄,想看教練的反應。」他也提到,小球員的情緒反應,總比大人更為直接,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2017年的U12世界盃少棒錦標賽。
當時外界對於中華小將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小球員對自己的要求也相當高,而這樣的壓力,就在預賽輸給強敵日本之後,累積到頂點。洪紫峯身為球隊心理諮商師,當場就決定做一件冒險的事—讓球員們徹底大哭一場。
「先看看你們現在站在哪?」洪紫峯問球員們,接著叫他們思考,12歲的小男生應該是什麼模樣。「應該還在家裡玩玩具、跟小朋友打鬧,而你們卻扛著國人的期待。」此刻,小球員們再也按耐不住情緒,淚水奪眶而出。
洪紫峯說,小朋友的情緒應該是很直接的,但環境迫使他們比別人更成熟,這一哭不僅將彼此長期的壓力釋放出來,也讓大家更團結。他回憶,那時雖然剛輸球,但每個人都很不甘願,還想全力拚鬥,他開玩笑地說,「這一哭,讓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就算隔天的比賽直接收掉也不足可惜,因為已為孩子們留下單挑考驗獲得的成長。」最後,這群中華小將成功克服壓力,奪下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