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晏琳、黃雅婷/採訪報導
由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及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陳愷璜共同參與,台灣高等教育史、藝術史上的首次公開正式辯論會。作為台灣藝術教育界學府的標竿人物,他們將如何闡述對於台灣藝術教育現況的見解理念、以及實質的策略計畫呈現?又如何犀利點出藝術教育的發展窘境?
台藝大與北藝大孕育許多藝術人才,「校長」這個身處上位的決策者,無庸置疑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對於藝術的思維見解及視野也必須更加寬廣,並在考量藝術資源的不足、時間空間限制的形況下,做出符合效益的計畫。
陳愷璜認為,一所藝術大學裡真正的核心便是學習系統,人才的培育、文化的提升,最終透過學術研究可以促進國家的發展。藝術背後的概念所涉及層面極多,興許是社會、經濟、政治,皆與藝術整體環境相關,如此寬大的藝術生態需要仰賴許多不同領域之人來建構。陳志誠也提到,雖然目前的發展有限,但綜合藝術大學必然有它的優越性存在,因此將整體走向圍繞在「跨」的概念,提出跨領域的軸心計畫。
跨領域的結盟整合
倘若願意配合現在的國際化趨勢,放棄本位主義並實踐「跨」的理念,便是迎接新時代來臨的最佳開端--陳志誠期望培養全方位人才,因此在台藝大的教育新革方案中,最大的改變便是將各系所的20%學分數轉為能與時代接軌的結盟課程。舉例來說,台藝大在文化政策管理,像是博物館的研究發展方面首屈一指,可校內卻無智慧財產所。但與之結盟的台灣科技大學卻擁有這樣的資源,其對於台藝大的效益就在此,學生可利用他校的資源來得到更完善的學習效果。
校內的跨系所學院、與向外的跨校,乃至展望未來跨國際連結的學術結盟,甚至還有規劃擴大的大觀藝術教育園區之產學結盟。陳志誠說明,臺灣欠缺的是整體國家對於藝術系統做一個更有效、更因應新時代的生態鏈。他也相信,在環環相扣的交錯之下,長此以往,這樣的連結勢必對台灣的藝術環境有深遠的影響。
陳愷璜同樣認為,「跨」的概念為未來趨勢走向,他分享了一個例子,十年前的因緣際會下於北藝大創立藝術跨領域研究所。極其特別地,研究所招收的學生無任何限制,建築、物理、生命科學等各種類型的科系皆存在,讓藝術與不同領域之間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些學生帶著對自我的更高期許離開,我衷心地認為,這個研究所是成功的……」、「因為這個研究所的機制,做了教育最重要的也最該做的,就是啟蒙,透過知識系統提供一個人最大的助益,說不定在攸關藝術教育裡,是最重要的部分。」他由衷地說到,若是能使這些人回歸公民社群做更縝密的討論,從國家許多的社會面向中找出真正問題的環節,共同對這些問題所在提供公共的論述,相信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改變環境談何容易
「台灣的藝術圈在哪裡?台灣藝術圈就是你。」這是陳愷璜經常和學生耳提面命的話,他總認為,藝術的生態並非能在快速的時間與空間去改變、設想的。肯定需要更多人投注在這個環境裡,才有機會慢慢形成一個架構,倘若今日太快速、太理所當然的去談論這些問題,對於藝術的初衷便會被漸漸遺忘。因此他也強調,這些從區域到國際的發展,無論是計劃或是正在運作的部分,都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更有效的空間場域來看見成效。
現實的是,這些計畫的實踐面臨了經費來源不足這個最大的問題。陳志誠表示,在預算的編列上,藝術大學相較於台大、台科大這些綜合性大學,有著相對弱勢的差異,台藝大的預算補助僅僅為台大的四分之一不到。究其根本原因,便能回歸到社會總體環境對藝術的重視與否,陳志誠犀利的批判,上游從來不想妥善運用藝術的力道。他以藝文活動盛行的法國為例:法國人口約6700萬人,據統計,其觀光人次竟高達8450萬人,簡單估算這些觀光財便能知曉,藝術帶來的附加價值十分可觀。陳愷璜也提出自己的見解,整個公務系統大部分的人每天所成就的事大多是例行性的居多,絕大部分的人固守既有系統的良好運作,卻又不斷思索著更具有創造性開展性的可能。「對於藝術文化所處的環境生態,到底有多少的掌握?很顯然還有許多不足。」以現階段的社會觀念而言,要讓大眾普遍認知藝術教育的價值,恐怕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但官方的技術輔助是否又會間接影響藝術教育的獨立性?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助理教授黃俊銘則提出另一層面的問題。藝術大學不像一般綜合大學,擁有社會的支持網絡,因此時常需要仰賴政府的計畫,可結果便是造成資源業務活動導向。這也是藝術繁榮底下的隱憂,要如何在突破既有困境的同時,繼續落實藝術教育多元、創造及批判性的初衷將會是一大課題。
對藝術教育的信心期許
「藝術高等教育本來就是一個走鋼索的教育。」陳愷璜坦言。藝術的成本太高,而你也不確定他是否就是難得一見的天才,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但你仍必須在他身上投注資源。」只因賭上那個,只要是人都會擁有的、與生俱來的生命感性認知能力。他深信,教育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引領,在參與上達到深度跟廣度,從上而下、從下而上交錯不斷運行,這種持續數十年的操作方式。而在系統性教學之餘,從更具有前瞻性、解放性的課程,來開啟藝術所具備且吸引人的,一種不可知、不可預期的可能性。透過這些,才能看見更貼近藝術的想像與理解。「就是這些事情,讓我們對於這樣教育的可能依然懷抱很大的期望。」他如此說到。
同樣對教育有著極大抱負的陳志誠也保證,對於台灣人才的培育,將竭盡所能、有智慧的去架構,讓教育成為將來年輕學子面對未來的時代,最受用無窮的禮物。他更有信心,在台灣有限的既有體系下,只要願意且努力,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對於這塊土地所抱有的熱忱,便是促使這些人甘願奉獻畢生所學,只為能讓人們在此生活之處能有更浩繁寬闊的發展空間,他們如此,你我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