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筑雅、陳柔杄、廖羅源、楊富閔/採訪報導
「老人共餐」是各地方政府近年力推的政策之一,透過共餐,希望能聚集長輩彼此照顧,「初老照顧老老」延緩失能速度,再從簡單的吃飯開始擴展功能,逐步發展成為日間照護中心,讓長者們在此安享退休生活。
政府積極發展長照 南門里推行多元共餐
每天早晨,台北市小南門區民活動中心傳來長輩們運動的聲響,活動中心裡設置各式運動器材,從肩輪到跑步機,甚至還能量血壓,充足的設備,就是為了讓長者們增加活動力,促進身體健康。除了運動,中午更有中央廚房精心準備的餐點,讓長輩們在此共餐。
「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老人家多多出來外面。」南門里里長郭有賢說,身為40年的資深里長,早在政府開始推動老人共餐政策前,他就已經開始籌劃。從早期的獨居老人送餐,到現在的老人共餐,他都希望發揮鄰里互助的精神,讓長輩們不要整天悶在家裡,而是走出門多多與人互動。
一開始參與的長者,多以原先就會在活動中心活動的長者為主,郭有賢安排課程讓這些長者們參加,藉此了解課程的效益及實用性,待雛形訂定後,再透過口耳相傳,原先參與的長者再介紹認識的朋友來參加,逐漸擴大規模。
南門里的共餐據點,除了每天中午都有供餐外,早上的時段亦有課程安排,例如:復健及心理衛生等相關課程。但郭有賢認為這樣還不夠,他最大的希望是連下午時段也能有課程安排,讓長輩們能一路活動到六點,回家後剛好可以由孩子們接手陪伴。但是,這樣的計畫始終卡在「預算」的難關,無法真正落實。
在郭有賢開始推動課程之初,就因為經費問題而面臨困難,幸虧里民們平時和他關係不錯,因此他們和郭有賢介紹身旁專業領域的朋友,讓他免去找師資之苦,而這些講師也基於為社區服務的一份心,願意免費授課,使得郭有賢省下一筆講師費,這才得以讓服務的項目擴大。
事實上,比起其他鄉里,南門里的共餐據點服務已算是首屈一指,大部分鄉里皆採一週共餐一至二次的做法,郭有賢認為,一週吃一次飯無法真正落實據點的功能,淪為長輩只是來拿便當,失去讓長輩們交流的意義。
共餐是各地方政府近年來積極推行的政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福利科權益倡導股長黃薏蓉表示,台北市的共餐據點從105至106年間,從113個成長至325個,這些新增的共餐據點仍在試辦階段,所以社會局下一步目標是要深化這些據點的功能,讓共餐成為照護網絡的一部分。
「延緩失能」是推行共餐據點的初衷,希望透過各式活動、課程與共餐時間,讓長者們學習新知、與人相處。以台北市為例,據點服務的類型從「老人活動據點」1.0到3.0,以及「社區關懷據點」3.1到5.0,共分成六個階段,逐步深化據點功能。從「老人活動據點」階段的共餐與課程,到最後發展成為「社區關懷據點」的日托服務中心,就是為了讓長輩們彼此間緊密結合、互相幫助。「初老照顧老老」,讓長者除了被服務者的角色,同時也能成為服務者,藉此延緩失能的速度。
老人互助成據點推行關鍵
共餐讓許多只能在家自己吃飯的長輩們走出來,有別於其他里單純的「吃一頓飯」,南門里不僅和聯合醫院合作,定期舉辦健康檢查,還專門請老師來教復健課程,讓每個來參與的人都能有收穫。
78歲的黃秋子平常在警政署參加山水畫課程,中午就順勢在警政署的餐廳用餐,因為里長推薦的關係,今年也開始嘗試到南門里參與共餐。雖然時間短,黃秋子卻對共餐的氣氛印象深刻,這種好比圍爐的溫馨感,讓她有感而發:「大家開始熟識後,只要有人無故沒來,大家也會去他家關心,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懷才是共餐活動中最可貴的地方。」
而另一位高齡90歲的邱許鳳英認為,年齡大了身體很容易出狀況,相較於以前只能去醫院,社區舉辦的醫療課程也讓復健變得輕鬆許多。郭有賢也提到,曾有位身體還算硬朗的老爺爺陳彰仁,幾年前卻無預警的中風了,在醫院治療二年後雖然慢慢恢復健康,但仍然不如以往,為此,郭有賢在里民活動中心放了許多復健器材,開放給民眾使用,讓陳彰仁每天固定做復健,由於離家較近,復健的意願相對提高許多,有了其他人做伴,健康狀況也逐漸好轉。
因為長時間復健,陳彰仁成為最熟悉器材的人,在其他人需要協助或是使用途中有錯誤的地方,他都能適時的給予幫助。此外,郭有賢每年都會舉辦長青旅遊團,而陳彰仁連續二年都有參加,從去年需要別人攙扶到今年能自己正常行走,復健的成果顯而易見,他的努力也真正幫助到里民。
資金問題難解 共餐推行受阻
共餐理念雖好,但要深入鄉里仍欠缺配套,台北市議員洪健益曾指出,目前共餐的參與率僅2%,顯示長者參與意願不高,而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也曾質疑,北市府刪減每人每年1500元的重陽敬老金,轉而辦理共餐,但參與的長者多為固定的幾位,犧牲的卻是全體長者的利益,質疑市府顧此失彼。黃薏蓉則說明,參與率不高當然是待解決的問題,市府也研擬許多解決方案,而目前最有效的做法是先鞏固既有的參加長者,透過「呷好道相報」口耳相傳的方式,再去吸引更多長者加入,而非每一場活動都著重在一定要找新的一批長者來參加,反而影響活動品質。
「很多里長會跟我們反應,長輩對課程沒興趣。」因此,深化據點功能後,如何提升服務品質,也是另一個目標。目前台北市政府規劃「據點系統」的服務,希望長者們在參加課程與共餐時,以刷敬老卡、悠遊卡等方式,取代傳統的簽到模式,如此一來就能夠減少人工行政的程序,以大數據的方式分析,哪些課程是長者們有興趣的,藉此提供各據點未來辦理課程時的方向。
社會局目前補助每位長者的共餐金額是一個人40元,各據點額外收費金額從20元至40元不等,這樣的差異,使得里長時常被質疑,把錢用到哪裡去?對此,社會局回應,當各據點提交計畫書時,社會局會審核每筆費用的支出是否合理,並不會因此統一收費標準。「我們其實是鼓勵輕收費,而不是不收費。」黃薏蓉表示,因為目前參加的長者,約有九成為一般戶,經濟狀況無虞,因此政府單位會採取部分補助,而非全額補助的方式。但是,地方所提出的資金問題仍然難解,黃薏蓉也坦言,明年度若要增加預算在據點上確實比較吃緊,目前的計劃僅能持平支出,暫無增加預算的計畫。
共餐要成功 深入各里為首要
對於政府積極推動共餐政策,成功大學副教授陳柏宗強調,共餐有三大最重要的功能,第一個是社交互動網絡,高齡者透過共餐活動能彼此認識,即便年老了也能有個伴聊天,在需要的時候能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幫助,因此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與他人互動,是共餐的第一步。
第二個是社區照顧網絡,能自行外出參與共餐活動的高齡者在健康層面其實沒有太大問題,當原本每天參與共餐的高齡者突然缺席,志工能第一時間去拜訪,避免高齡者獨自在家發生意外,所以也可以說是社區的守護機制。
第三個則是健康促進管理網絡,除了單純的共餐外,也可以設立其他課程和活動。舉例來說,和醫院合作,定時舉辦課程或講座教導老年人如何保持身體健康並進行健康的自我管理,與其等病症嚴重時再就醫,不如從預防疾病開始下手。
陳柏宗認為,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長照政策的重要性,開始推動共餐等活動,但各縣市政府目前實行的方式不夠完善,沒有配套措施,導致參與共餐人數不足,而為了核銷單據,在活動辦不成的情況下里長可能會直接「私了」,無法幫助到真正需要的人,造成浪費經費和效果不彰等問題。
各縣市政府應該要經過實證研究和社區調查,掌握各縣市有共餐需求的民眾,再依據人數和活動規模給予各里適當的經費。目前已有成功的共餐地區,政府應該分析其成功的方式,進而推廣到更多地方。
而提到目前共餐最大問題,陳柏宗認為沒有中央廚房是關鍵,製作餐點的大多是沒有專業執照的志工,這有可能會造成高齡者的健康風險。若是學校能將廚房借給各里準備共餐,或許能降低健康疑慮,讓更多人願意參與共餐活動。
現今社會每十個人就有四個人是年老者,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使政府不得不重視長照的問題,但舉辦共餐不能只憑藉理想,深入了解各里的狀況和需求並適時給予協助,共餐計畫才能有效地實行,未來才可能發展成多元的關懷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