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程怡靜、貝薈涵/台北報導
穿梭在人頭攢動的台北街頭,常常都可見到東南亞移工的身影。不論下雨天還是艷陽天,他們總是毫無怨言地默默撒種耕耘,為的就是讓遠在故鄉的親人能獲得一份最基本的安穩。即便靠著自己的一手一腳,一步一腳印地在異鄉走出屬於自己的印記,但他們卻依舊擺脫不了「外勞」這個具有貶義的標籤,甚至遭受各種白眼,嚐盡世間冷暖。
其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每一個離家移動的旅程,都乘載著一個故事,而他們所希望的,就是背後的故事與內心的真實感受能夠被理解,而你,又是否願意聆聽他們的故事,成為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呢?
東南亞移工匯聚 分享彼此的喜與悲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有超過 60 萬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和我們一起生活,60 萬,甚至比原住民的人口還要多。在台灣,平均每 40 個人,就有一位是東南亞移工。他們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等,為了家人、為了夢想,踏上一段未知的海外工作旅程,而這其實和我們非常相似,我們都曾有過年少輕狂的青蔥歲月,曾為了理想的生活而離鄉背井,來到陌生的國度,面對異地的挑戰。掙脫世俗眼光的捆綁,在廉價勞動力的面具底下,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都是再也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秉持著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東南亞移工的理念,「四十分之一」特此舉辦《 600,000 JOURNEYS:六十萬個旅程;六十萬個故事》年度特展,記錄並傳播移工的故事。「四十分之一」 是一個關心東南亞移工議題的非營利組織,他們將近兩年累積的故事與研究,結合資訊設計團隊「圖文不符」所製作的資訊圖表,以及來自台灣、美國、菲律賓藝術家的創作,告訴大家這些東南亞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故事,還有他們的悲傷與快樂日常。
甩開刻板印象 重新認識東南亞移工
每每提到移工,人們總是會以一種輕視的眼光來看待,下意識地為他們貼上「身份卑微」的標籤。對此,「四十分之一」社群經理張正儀表示,現代台灣人對於東南亞移工的普遍認知受到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因此多半都對他們抱有刻板印象,透過這項展覽,他們將呈現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樣貌,藉此顛覆社會大眾對於移工錯誤不實的看法。
張正儀說:「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充滿故事的人;都是誰的父母誰的兒女;都在為了理想的生活打拼,有時候快樂有時候悲傷;都需要被看見被理解,需要在異地的時候,想家的時候,遇見一份陌生的溫暖。」
在她看來,東南亞移工是一群勇敢的人,背負著家庭的經濟壓力及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毅然地飄洋過海,獨自來台工作,希望翻轉自己的命運,單就這一個層面而言,他們的勇氣就值得讓人欽佩。
背負家庭經濟重任 移動離家無退路
這些從異國漂流而來的人們,遍布台灣,深入城鄉,人數以桃園為最,再來是新北市及台中。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進入工地或工廠,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
張正儀透露,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多是因為在母國沒辦法找到足以支撐家中經濟開銷的工作,於是選擇到已開發國家,尋找薪資更高的工作機會,用以養育父母,或讓子女受教育。同時,部分移工也希望藉由到海外工作,實現因經濟因素無法出國探索世界的夢。
在台灣工作了九年的印尼籍移工 Liena 提到,她的家境十分困苦,因為房子產權的問題,媽媽得一直向人借錢打官司,家裡也因此負債累累。那時她才 18 歲高中畢業,她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努力工作以填補債務。第一次她選擇了去阿拉伯,但在那裡工作兩年後才發現,那裡存到的錢是少之又少,於是她申請來台灣工作。她把在台灣賺到的錢幾乎都寄回去買地和蓋房子,常和媽媽通電話時,媽媽總說房子已經蓋好了,但當她真正有機會回家看,發現整棟房子其實就只有圍牆是完善的,原來她寄的錢根本不夠,更糟的是,她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媽媽一直隱瞞著她的原因是希望她能安心地繼續留在台灣工作,因為她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
現在的她,已經準備回故鄉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她依然難忘在台灣工作的這段經歷。她認為,來了台灣工作之後,她的生活獲得了極大的改善,經濟資源方面變得較為充裕,不至於掙扎求存,同時,她也與當地人建立連結,有了歸屬感,對這片土地也有了某種無法磨滅的情懷。
發揮同理將心比心 盼移工福利獲重視
二十多年來,台灣社會因為這群乘載著不同文化人們的參與而變得複雜,多數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們所帶來的是「問題」,比方說,文化語言的差異,讓生活空間相近的我們產生隔閡;或因為一些莫可名狀的價值觀,而對這些外來者抱有優越或拒斥的心理;又或者因為制度的設計,讓我們彼此對立。
但我們從來就不該是彼此的敵人。伴隨著人口的增加、生活空間高度重疊而來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我們期待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與這些佔台灣四十分之一人口比例的「外籍移工」建立什麼樣的關係?我們自己其實就是解答。
對外籍移工並不陌生的民眾張雅築表示,東南亞移工福利被剝削的事件時有耳聞,他們在這裡遭受了許多不平等的對待,但真正向他們伸出援手,試圖改善這種情況的人卻不多。「移工並不是一個與我們遙遠的身份,我們自己、或身邊的親友,也都可能正是在世界各處工作的台勞。」她希望政府能將心比心,與非政府機構聯手,著手改進移工福利問題,讓他們在號稱「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台灣,能夠感受到平等友善的對待,並且完善地被包容在台灣的社會體系裡。
建立與移工的連結 攜手創造改變
移工的付出撐起了大部分台灣人的舒適生活,他們建築我們的公共設施,陪伴與照顧每個家庭裡年邁的長者。因此,他們並不是單純的勞動力而已,而是一起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一個社會的進步,常常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與階級的人,而如何對待移工,就像如何對待曾經夢想或已經出國工作過的自己。摒棄對移工的歧視與刻板印象,勇敢地張開雙臂擁抱他們,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一點也不可怕,只要你願意,他們也可以是我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