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一票難求的邪典狂歡「洛基恐怖秀」

記者 蔡曉松/台北報導

 

第八屆金馬奇幻影展「洛基恐怖秀」放映順利落幕,所有工作人員熱情合影。 攝影/蔡曉松

「邪典電影」(Cult Flim),是電影史上充滿驚奇的一頁,黏滿爆米花的油漬、飛騰在空中的七彩道具,還有無法被侷限的瘋狂想像。

「邪典」,泛指所有能群聚小眾影迷狂歡的地下經典,這些電影有些名不見經傳,只在影迷間口耳相傳;也有一些賣座群死衷影迷心甘情願全心投入電影世界中沸騰熱血。在「邪典電影」的歷史中,「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是難以被忽視的經典作品。

1975 年在英國首映之後,《洛基恐怖秀》沒有被普遍重視,卻在小眾影迷的支持下逐步攀升熱潮。故事描述一個難以辨別性別的古堡主人法蘭克博士,創造出理想中的完美人造人「洛基」,並且解放了兩個道德立場保守的新婚夫妻加入狂歡行列。超越性別與傳統價值的自我宣示超前時代,直至今日,「洛基恐怖秀」仍然繼續感化世人,吸引外國影迷變裝進入戲院,跟著銀幕情節瘋狂唱跳。

在台灣,少有影迷變裝觀影的大型狂歡活動。第一屆金馬奇幻影展首度引進國外「洛基恐怖秀」的狂歡場文化,讓民眾變裝參與,並且在廳內布置不同於一般戲院放映的聲光效果與劇團演出,突破一般對於「看電影」的想像。至今舉辦八年,每年放映都一票難求,成為影迷一年一度的狂熱盛會。

在影廳裡頭打開通往異次元世界的奇幻空間,「洛基恐怖秀」狂歡場放映是在全台灣,乃至全亞洲的創舉。我們邀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與我們分享舉辦「洛基恐怖秀」狂歡場放映的緣起、活動規劃的細節,還有這部「地下經典」是如何散播魅力,影響一個又一個世代的影迷前往朝聖、解放自己。

從無到有 引進小眾觀影特色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向我們詳盡介紹「洛基恐怖秀」在台灣紮根的緣起與經過。 攝影/蔡曉松

回憶起首屆金馬奇幻影展的籌備過程,聞天祥表示,在金馬奇幻影展放映之前,連他也從來沒有見識過「洛基恐怖秀」在戲院受影迷簇擁爆發的魅力。回到錄影帶時代,以往能觀看「洛基恐怖秀」的方式,不外乎是租借影碟觀賞,在大學時期則有電影社團籌辦小規模放映,「但是大家也就只能坐在那裡乖乖地看,因為沒人知道究竟應該怎麼玩起來」,他回憶道,在那個年代,影迷只能從文字記錄中窺探狂歡場的神祕面貌,而沒有辦法實際參與。

所以,當金馬奇幻影展籌辦的契機來臨,聞天祥開始計畫將這個開創性的狂歡場放映,加入奇幻影展的多元組合當中。因為這個活動在台灣並無先例,過程中也參考許多同仁的意見,「陳駿霖導演就曾經在美國看過,他那時候告訴我整個體驗非常讓人驚嚇」,聞天祥笑說,「我們一開始還想要在外面預備救護車,後來發現完全多慮了,觀眾們都一臉滿足地走出戲院。」

天時地利人和 引導觀眾進入奇幻世界

亞洲影迷缺乏小眾狂歡的觀影經驗,要將「洛基恐怖秀」的瘋狂魅力引進台灣,不能期望只仰賴影迷的自發。「台灣觀眾對這樣的文化,是沒有相關經驗的」,聞天祥解釋道,「洛基恐怖秀」在國外已經有超過 40 年以上的歷史,很多影迷都可以直接與電影內容互動,台灣缺乏這樣的條件,活動籌辦者第一個要克服的,就是如何炒熱氣氛。

為了確保台灣觀眾能夠快速進入狀況,金馬奇幻影展在放映過程中,增加指示性字幕,提示觀眾與電影情節互動的時間點。例如,當電影中的女主角唱出「就是這道光」的對白,觀眾可以拿起手機照亮銀幕,製造出有如演唱會般的互動效果。不只如此,金馬影展的工作人員也會在活動前一個月就開始進行集訓,先對著 DVD 把帶動唱的基本動作訓練完畢,在活動當天用熱烈的舞蹈動作引導觀眾放聲高唱。

此外,活動要順利進行,還需要戲院方的配合。聞天祥認為,狂歡場能順利放映,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金馬奇幻影展的映演場地台北新光影城,在影廳設計的上層留有工作人員使用的包廂空間,並且在影廳的銀幕側、中間都有出入口。

這樣的空間配置有利活動調度,工作人員可以在包廂上方架設燈光道具,並且讓舞蹈劇團從兩側出入,製造出一般電影院沒辦法完成的劇場效果。「當我們的舞群從後面出場,觀眾會從那一刻開始意識到,視覺的焦點是要四處流動的,有別傳統經驗,看電影不只是盯著銀幕」,聞天祥解釋,「當然,這也讓後排觀眾有更多參與感,不會覺得被遺棄。」

趣味活動安排 樹立影展指標

談到活動安排的過程中有沒有特別有趣的經驗,聞天祥說,「最早我們讓觀眾可以丟爆米花,但是爆米花會黏,所以花了將近四小時去進行清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影展方異想天開,委託影城協助製作無糖爆米花,然而黏性的問題處理掉,又發現爆米花滿場飛,容易一踩就碎,依然難以清理。「第二屆奇幻影展開幕片是『命運化妝師』,導演連奕琦就有順道來看狂歡場,看完的時候還一起幫忙復原場地」,聞天祥笑著說,「不過舉辦到後來幾屆,清潔、場復的速度都越來越快,我們也不斷思考如何讓這些活動過程更趣味,同時也不過度浪費資源,這都要借助經驗累積的成果。」

「洛基恐怖秀」在台灣的成功經驗,對於亞洲的觀影文化是一個奇特衝擊,聞天祥說,亞洲各地影展、外國媒體,都曾經來觀摩金馬奇幻影展的成功經驗。到頭來,這樣的文化能在台灣慢慢培養,還是要看影展方如何帶動觀眾的熱情。

洛基恐怖秀的放映盛況反響熱烈,工作人員都累積充分經驗。 圖片提供/台北金馬影展

觀眾反響熱烈 擴展觀影視野

「洛基恐怖秀」在西方文化中有特別的指標性意義,台灣觀眾熟悉的電影如「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都曾經在劇情中將參與「洛基恐怖秀」狂歡場設定為主角成長的啟蒙事件。金馬奇幻影展如今舉辦到第八年,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觀眾反饋呢?聞天祥說,曾經觀察到有觀眾早早來戲院準備,帶著大包小包,進洗手間換裝之後就變成截然不同的人,很有意思。

狂歡場開放了電影更多的可能性,在影廳內,電影放映的內容也結合更多奇幻的生命故事。「有時候分享的是快樂,有時候是秘密跟驚喜」,聞天祥回憶,曾經有兩位觀眾因為觀賞奇幻影展相識、相戀,最後決定步入禮堂,奇幻影展就安排他們穿著禮服,配合電影中男女主角結婚的橋段,走進影廳內接受觀眾祝福。銀幕上的角色與底下的觀眾身分重疊,也讓電影情節走出銀幕。

此外,聞天祥曾經在影展現場碰到一位觀眾,對方表示,他每年都在等這個晚上。回憶到這個部分,聞天祥放慢了語氣,「或許『洛基恐怖秀』做為一部儀式電影,觀眾定期來參與這個活動,也就真的成為另外一種儀式了。」

影迷在觀影結束之後,興奮地與扮演電影主角的工作人員合影。 攝影/蔡曉松

解放「正常」 跨越世代的邪典魅力

叛逆、解放,不與保守價值妥協,「洛基恐怖秀」大膽高歌,讓其經典地位屹立不搖。圖片提供/台北金馬影展

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是它讓我們看到所有典型的正常,都有不正常的可能。

風靡全球 40 餘年,「洛基恐怖秀」究竟擁有什麼樣的魅力,可以用集體狂歡的形式,帶給跨世代的影迷感動與啟發。聞天祥解釋,「洛基恐怖秀」讓「怪胎」正常化,並且凸顯出傳統樣板人物的可笑。這部電影包容更多不同的可能性,願意挑戰傳統價值觀,在當時的年代是非常厲害的創舉,現在來看也毫不遜色。

聞天祥認為,「洛基恐怖秀」呼喊出酷兒(Queer)的靈魂,代表一種叛逆的多元特性。這無關於觀眾是異性戀或同性戀,是老師或上班族,不同身分、不同性向,都能夠透過這部電影宣洩自我。「我們看『洛基恐怖秀』的結尾,主角法蘭克博士迎向悲劇死亡,其實並不是純粹的荒唐胡鬧,反而有些感人」,他說,「這部電影在不正經的外表下,擁有一個勇敢的靈魂,去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

面對一個更多元化的社會,聞天祥認為,「洛基恐怖秀」狂歡場讓影迷可以更深入地參與這部電影的世界。影迷能夠跟著影片直接互動、對著銀幕上的角色叫囂、跟著情節歡呼,讓各式各樣的可能性發生在銀幕與觀眾席之間。八年的狂歡場放映,金馬奇幻影展解放了觀眾與電影的固定位置,顛覆傳統的「看電影」想像,持續注入更多活力與刺激。

金馬奇幻影展持續奔騰,與眾不同的「法蘭克博士」也成為奇幻影展的精神符號之一。 攝影/蔡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