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宜不斷挑戰極限 登上國際舞台 – 1872期

「一旦作了決定,我會有一百個、一千個理由去說服自己要相信這個決定,我就會繼續堅持下去。」由生涯發展組、學習資源中心和新聞系合辦的《生涯發展講堂─一步一腳印》於十一日落幕,邀請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見上圖,圖片提供/學習資源中心)和同學分享心路歷程。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許芳宜的舞真是好看,讓人捨不得把視線移開,怕一眨眼,便錯過了精彩的動作。」一九九五年,許芳宜申請到美國葛蘭姆學校全額獎學金,隻身赴美闖蕩。三個月後,她考上知名的依麗莎.蒙特舞團,年底,考入當年只招收兩名舞者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短短三年間,她從實習團員、群舞者、獨舞者,躍升為首席舞者,媒體不約而同稱許芳宜為「瑪莎.葛蘭姆的傳人」。
許芳宜今年三十四歲,出身宜蘭,小四開始接觸民族舞蹈,「只要上了台,燈打在身上,整個人自信就來了。」唯有站在台上的那一刻,許芳宜才能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那種感覺真好,一直是我想持續跳下去的能量。」
「考國立藝專時,芭蕾滿分十五分我只拿了三分。」為了進藝術學校,許芳宜開始惡補芭蕾,於是考上華岡藝校。她在華岡認識了一群熱愛跳舞的朋友,後來大家一起保送上台北藝術學院和文化大學,從此便展開了許芳宜對舞蹈的執著和熱忱。
「這個學生很有潛力。」剛進台北藝術學院的許芳宜,經由同學口中聽到現代舞教師Ross Parkes這樣稱讚她。「這是我第一次被人有所期待,我告訴自己:『我要成為一名職業舞者!』」為了不讓老師失望,許芳宜每天一早六點就到學校練舞,晚上還會在腦海中回想當天跳過的舞步。她解釋:「一個舞者如果只是用手和腳去跳舞的話,是不會感動人的,還要再加上一點心思。」
「在紐約,沒人盯著你練習,你只能靠自己。」於是許芳宜學會了規律和自律。「成為舞者後,身體就是最大的本錢,最大的責任就是把精神和體力養好。」她回憶說:「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跳舞,我吃飯、我睡覺都是為了明天可以做更好的排練和演出。」
當被問到,在別人的土地上,是否遭受到不同的眼光?許芳宜回答:「有,可是若不改變心態,你永遠會覺得別人在用異樣的眼光看你,平等和歧視到底在哪裡?其實就在一線之間。」於是許芳宜拋開「被歧視的心態」,便不覺得受到歧視。「當你相信人的一切都是平等,你自然會尊重所有人,也會更尊重自己。」
儘管已是葛蘭姆首席,許芳宜仍然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她說:「如果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會陷入一個很大的瓶頸,因為有時你想達到的目標,也許比別人高。」她強調:「一個聰明的人,會把所有的心力放在累積自我的身上。」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