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把手手握起來,食指伸出來!」「很好,再做一遍喔!」治療師耐心的訓練小朋友重複做著相同的動作。對於一般兒童來說,翻身、走路、叫媽媽、數數字,到一定年齡經過適當練習就能學會,但對發展遲緩兒童來說,他們卻要花好幾年,也不一定學得會。幼兒通常被父母發現遲緩的原因,大多是到了該會翻身的時候卻不會翻身,或是到了該會爬的時候卻不會爬。耕莘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韻文表示,這些動作還有其他像動作協調不良、平衡能力差等,都是屬於物理治療的部分,透過評估量表了解幼童的實際情況,並針對原因做治療。兒童復健治療室裡的滾輪、平衡板等都是用來訓練矯正遲緩兒。另外,職能治療在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耕莘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林佳穎說,遲緩兒由於感覺動作經驗不足,會導致平衡能力、空間概念、手眼協調、溝通表達、解決問題等能力發展不良。感覺統合治療是職能治療中的其中一項,藉由器材,透過有系統的感覺活動,幫助兒童建立適應性的反應,促進腦部發展,從而改善學習及生活表現。兒童復健不只單單針對發展遲緩兒童,其他像是腦性麻痺、唐氏症、自閉症、過動兒等,也須透過復健來提升運動、感覺、認知、語言等能力。陳韻文說,兒童早期療育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零至三歲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需把握時間早期治療,復原的機率較大。遲緩兒的治療漸為醫院重視,慈濟醫院於明日早上九時舉辦生長遲緩兒之治療的講座,地點在慈濟醫院五樓的人文茶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