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中,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另類」實習課程,頗具特色。不去準職場 走入基層社發所所長黃德北表示,前一年教育部來評鑑時,認為社發所的「定點實習」課程,跟其他科系不太一樣,不是到將來的「準職場」,而是「跟群眾接觸」,另外也會有少數的同學,是到國外實習,教育部評審委員覺得這是社發所的特色。黃所長提到,社發所從成立時就有「定點實習」課程,訓練學生強調「有學有術、實踐基層、回歸理論、再造社會」,所以會跟台灣國內外一些不錯的NGO(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合作,讓同學用一定的時間,也許是每周一次,也許是整個寒暑假,甚至是整個學期,跟當地基層的群眾互動。黃所長說,社發所希望透過「定點實習」的課程,讓同學能從實習中,讓自己和他所支持的團體變得更有力量,也就是所謂的「培力」(empower)。為什麼會開這門課程,黃所長表示,「發展研究」不管在國內或國外,都會要求學生多跟基層的群眾認識,因為發展研究有時候要提出發展方案,須知道基層的群眾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才不會流於不切實際,就像關在象牙塔作研究。而這樣幾年下來,「定點實習」也慢慢變成社發所的特色。透過「定點實習」,社發所希望能打破民眾的刻板印象,讓學術能真正落實、回歸到民眾身上,與民眾做結合。入境隨俗 參與生活實習地點包羅萬象,未必會「隨著課程結束而結束」,就有人已經畢業多年,卻還每年重返當年的實習地。「定點實習」課程,學生要從十多個實習點挑選一個參與,依照地區的不同,停留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如在台北的實習點,便要求要每周去一至兩次;若在外縣市,則是利用寒暑假時間,至於在國外的,甚至有可能整學期都待在那實習。黃所長透露,實習雖然只是課程的一部分,但同學往往會在這門課結束後,定期重返實習地,他舉例,像社發所曾經跟幫助中國大陸失學者就學、扶貧的「滋根基金會」合作,因此就有同學選擇到雲南瀘沽湖摩梭族的所在地實習,儘管他2002年就畢業了,但到現在都還是會每年回去關心一下當地的狀況。實習生情 持續關心也有同學已經畢業兩年,到現在如果周末沒事的話,還是會回到當年實習的台北市遊民收容所,去陪那些遊民一起唱歌,畢業之後,持續關懷。此外,也有同學是到「永和社大外籍配偶識字班」擔任助教,本來一個學期就結束了,但他們還是繼續留下來幫忙。社發所目前提供的實習點,包括菲律賓的Bayan、美濃愛鄉協進會、原住民學苑、馬告國家公園、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實習處。被問到為何會選這些實習點,黃所長說,因為社發所的老師大部分都有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或社會運動,便跟這些實習點產生關聯,像社發所早年成立的時候,夏曉鵑老師跟林益仁老師,都曾做過很多原住民的教育和組織工作。不過他也提到,有些點當然也是刻意尋找的,尤其是國外的實習點,如果沒有認識當地的人,也很難布點。藉由「定點實習」課程,社發所同學傾聽到社會基層民眾最真實的心聲,同時也對他們伸出援手,展開關懷,為各地弱勢族群帶來不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