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所用的鐵器製品,幾乎都是工廠機器製造,想在台北市區看見傳統手工打鐵已不多見。位於木柵路一段,鄰近世新大學附近一間不起眼的小工作室,謝來發正用力敲著剛從爐火燒過的錐頭。燻黑的牆壁,老舊的打鐵機具,隨地擺放的五金工具,配上規律的敲打聲,這早已成為謝來發熟悉的工作環境,儘管因為工廠大量生產鐵製品,鮮有生意上門,但謝來發卻沒有歇業打算。謝來發因承襲上一代技術,投入打鐵業,從事打鐵工作已有三十餘年,練就純熟的打鐵技術。在講究火候的打鐵行業中,煤炭、手搖式鼓風爐、大鐵槌、鐵夾和銼刀等,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工作室正面向著景美溪,身為土生土長的景美人,對於這塊長久生活、工作於此的土地,有著深厚情感。謝來發說,打鐵這個行業,說穿了就是要耐得住高溫、枯燥的工作,不但手都磨破長繭,夏天酷熱時,更必須站在火爐旁一整天,汗流浹背重複相同動作,因此,傳統手工打鐵這行業越來越沒落,成為夕陽產業。提著鋤頭上門請謝來發修理的劉先生說,找到這裡之前,跑遍不少地方,今日想在市區找一家手工打鐵店越來越難了。劉先生亦表示,雖然抵不上工廠大量製造,但還是有些老顧客,習慣到傳統手工打鐵店,近距離看著打鐵師傅修理自己的鐵器。 謝來發也提到,現在多數工作都是幫人修修磨損的鐵器,雖然打鐵工作很辛苦,但因為已經做了這麼多年,早已習慣,可能要等到老了不能做,才會想要離開火爐退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