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景美國小旁的景行保健站,原本預計建為「康復之家」,讓「杜鵑窩」得以接近人群、重新踏入社區,但經馬英九市長評估,議員蔣乃辛及文山區三十七名里長與里幹事,帶著兩千多名里民的連署反對,終於決定提供保健服務,以紓解民眾到文山衛生所的不便。台北市立療養院護理科楊翠媛督導表示,原景行保健站的那塊土地,早在民國八十八年衛生局開始著手規畫,因為台北地區設有許多類似「康復之家」的私人機構,收容患有精神疾病並需要長期追蹤輔導,這樣的私人機構,可能無法完全擁有專業護理人員妥善的照料,因此,希望能在台北地區建立一個足以作為模範的「康復之家」。馬市長針對這個問題,曾於九月初前往勘查,並與議員蔣乃辛、三十七位里長、里幹事們及市立療養院的楊督導等人進行評估,在區公所十樓召開會議。景行里里長張水柳帶著兩千多位里民連署反對,要求馬市長深思,並提出「康復之家」確實有興建的必要,但此地緊鄰景美國小,對小朋友未來身心發展必有影響。張里長認為,當初未針對病患就醫的環境做審慎評估,就將「康復之家」興建於此,確為不當。精神病人需要長期的治療,必須要有寬廣的活動空間與安靜的生活環境,如果將「康復之家」興建在市郊,相信對病人有更大的幫助。而文山區衛生所位於木柵里,地處偏遠,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民眾及老人家極為不便,若將此地改建為衛生所第二分所,將造福更多民眾。馬市長幾經評估後,決議此地目前仍以提供保健服務為主,但「康復之家」的興建也是當務之急,將另覓一個更好的環境供病患休養。楊督導表示,現在所內地下室屬休閒活動場所,有兵乓球室。一樓為辦公室,任何醫療問題的諮詢,都有專業護理人員解答,而衛生所也會不定期的舉辦健康檢查,並利用二樓空間舉辦活動,未來將針對里民的需要,再規畫三、四樓的服務項目,歡迎民眾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