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成為大考考題造成社會一股騷動,這種看似中文卻又不算正統的表達方式究竟該如何去看待?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廖玉蕙用一種樂觀的態度來面對這股風潮。
廖玉蕙認為,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本身就是變化性十足,而「火星文」也只是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語言特徵,它可以達到溝通的功能,同時也是一種創意的展現,有別於以往只能在既定的框架中做文章。對於這種創意不必全然封殺,讓其自然發展 。
「火星文」畢竟不算是正確的使用方式,在平常聊天或者非正式的使用下,只要對方看得懂,便無大礙。但遇到較正式或是傳播對象為大眾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使用正確的文字。此外,也必須考慮到世代落差的問題,老一代族群不一定了解新一代的用語。「火星文」雖不算正規用法,但在大家高頻率的使用及一定程度的認同下,也可發展成約定俗成的用語,如近來出現的「粉絲」一詞,說不定日後會列入字典之中。
相較於以往的學生,廖玉蕙認為,現在的學生在文筆上並不遜色,反而因為較早熟的緣故,年紀輕輕便時有佳作出現。世新大學舍我文學獎的得獎作品,也讓她對台灣文學界的未來有所期待。現在的學生沒有以往的束縛,創意更得以發揮,但缺少書寫的練習及仰賴電腦打字的結果,也讓現在的學生錯別字率普遍偏高。
網路文學使用「火星文」有別於傳統文學的表達方式,成功吸引年輕族群,但也有人質疑此種文字用法是否得當。
廖玉蕙表示,有不少小說家都十分優秀,且都非中文系出身。網路提供了一個可以表現自我的舞台,她希望大家互相加油,一同豐富台灣文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