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生與德國爸 哈中文 來台學習 – 1897期

兩位來自歐洲的人士,懷著對中文的熱情,離開家鄉來到台灣,體驗不一樣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兩人的經歷也反映出東西方不盡相同的教學理念。
北市景文高中的瑞士交換學生荷立來台屆滿一年,在台灣的學習旅程也即將告一段落。
個性獨立、害羞的荷立才十九歲,卻已去過許多國家,曾到過非洲協助照顧貧困的孩童,打工經驗很豐富,包括表演會的幕後工作、教小朋友英文等。而打工存的錢,則成了她到各國的旅費。
談到來台學習遇到的困難,荷立表示,地理和歷史等專有名詞更加困難,不過藉由老師和同學的協助,情況得以改善。導師洪尉瑄說,荷立課業上不懂的地方,會透過寫聯絡簿請教老師,她領悟力強很快就融入班級生活。
下個月即將回瑞士的荷立很不捨得台灣的老師和同學,並對珍珠奶茶和鍋貼難以忘懷。對於未來的規畫,她表示,希望下一站到墨西哥去,繼續她的學習旅程。
新店雙峰國小三年乙班葛志璞是中德混血兒,學校日前特別邀請葛爸爸(Georg Gesk)為學生做演講,介紹德國的文化與風俗。
來台灣二十餘年的葛祥林,中文流利,目前在多所學校擔任老師。他表示,當初來台的目的是學中文,但因想充實生活,便有了在台灣拿學位的想法,更因此成為台大第一位法學士的洋人。
葛祥林認為,台灣是個很民主的社會,以教育制度來講,德國政府在小學生五年級時,便會依學生的特質分班。而在台灣,學生有多元的升學選擇,但也由於制度開放,造成每個人都往名校看齊,往往忽視了個人的能力。
葛祥林指出,平日雖忙,但每年的暑假他都會帶孩子們回德國或安排出國旅遊。他認為台灣孩子的壓力太大,連寒暑假都要上補習班,不如花同樣的錢帶孩子出國旅遊比較實在。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