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邁向現代化,過去傳統聚落文化正一點一點的流失中,在面臨開發、追求進步,以及保留自然、傳承文化這二者中,常常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然而,蟾蜍山議題,正是讓社會思考如何讓二者共生、創造雙贏局面的絕佳機會。
參與了解在地文化
坐看台北盆地200百餘年,乘載大台北發展歷史縮影的蟾蜍山,目前為台北市僅存的山城眷村,該區大部分土地為台灣科技大學所有,多年來校方爭取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文化部卻在民國103年決定將蟾蜍山保留為「文化景觀」,目前文化景觀區劃定範圍已確定,但該區在保留文化脈絡和學校發展上,仍存有不少爭議。
身為台北市生態廊道示範區的蟾蜍山,保留著人與自然共生的百年生態及文化聚落。從清朝到日治時期,蟾蜍山在防範漢番衝突和奠定台灣農業現代化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戰後初期,位處極佳攻守位置的蟾蜍山更成為了台海攻防戰略據點,眷村也陸續在軍營周圍建立,寫下蟾蜍山老眷村歷史樣貌的一頁。蟾蜍山聚落有著多元的居民組成,其重要的文化價值不在話下。
相當關注蟾蜍山議題的台灣科技大學醒鳴社為校內唯一的異議性社團,最初學生 僅以個人名義參與蟾蜍山議題,直至第二任社長張耕睿上任後,才正式投入蟾蜍山的議題當中。醒鳴社每年定期舉辦攝影展、座談會、工作坊,藉此讓同學、民眾有機會發表意見,並更加了解蟾蜍山。目前,山上除了有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的蟾蜍山木工坊正在使用外,醒鳴社還著手與同校的手工創作社團Dr. Maker合作,希望在學習與學生權益方面達到向在地學習,共生共學的最大目的。
透過公共參與,了解社會議題進而培養思辨能力,張耕睿表示,舉辦攝影展能讓沒去過蟾蜍山的人,領略蟾蜍山的美,帶有淡淡的鄉愁和懷舊感,透過不同攝影者的作品,看見它不一樣的表情。今年5月,醒鳴社將再次以蟾蜍山為背景,舉辦「台科仙人祭」和攝影展,讓更多人了解蟾蜍山的故事。
關心維護當地特色
擁有200年歷史的蟾蜍山聚落,曾面臨土地歸屬、山坡地違建等問題,然而卻有一群青年組成「好蟾蜍工作室」的組織,協助推動蟾蜍山上老眷村──「煥民新村」的保存與再利用,並維護蟾蜍山聚落的整體性。在居民凝聚共識,以及該組織與學者多次的搶救行動下,終於在今年1月文化資產大會上,決議將聚落區、生態區、軍事區、以及歷史農業區全數劃入「蟾蜍山文化景觀」範圍(詳見右方大圖攝影/高雅瑄)。
為了讓社會大眾認識這座台北市唯一的山城眷村,好蟾蜍工作室多次發起導覽活動,導覽員林逸晟表示,藉由參與活動能更了解這些富有歷史的社區文化,並以實際行動了解社區的人事物,將所學到的經驗融入到生活之中。
近幾個月,好蟾蜍工作室結合藝術家及相關活動單位,於蟾蜍山聚落前 的戶外廣場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包含播映以蟾蜍山作為主要場景的電影「尼羅河女兒」,讓當地居民回味屬於蟾蜍山的歷史記憶。除了靜態的電影觀賞外,好蟾蜍工作室也在民國104年10月開始募集二手家電材料,並於本月19日發起「社群產能實驗室」活動,希望透過教學互動激盪出不同的創意,創造出結合當地居民生活的發電裝置。好蟾蜍工作室成員余泓緯表示,許多社區居民經常前往廣場運動,希望利用社群的力量,號召民眾一同關注蟾蜍山聚落,和當地居民一起互動。他也說,目前文化景觀區已有明確的範圍,蟾蜍山聚落保存問題告一段落,現在好蟾蜍工作室則將心力付出在社區總體營造上。
連結人與自然互動
蟾蜍山已於1月全區保留,然而民國104年8月一審敗訴的台灣科技大學,上訴後二審仍在台北高等法院審理中,未來蟾蜍山聚落的居民,其居住權益仍有變數。
蟾蜍山自清領時期即是重要交通要道,日治時期也是「農業試驗所」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更是於此設立「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在聚落內設置空軍「煥民新村」及居民自建的「自立營造眷村」。民國89年,台科大透過都市計畫取得此地,同時簽署居民安置協議,但民國102年卻提起訴訟要求「拆屋還地」,引起居民和文史工作者的抵抗和反對。
好蟾蜍工作室創辦人林鼎傑表示,蟾蜍山是一個珍貴的人文及生態資產,山上除了有白鼻心和山羌等稀有物種外,當地聚落也是現今難得一見的居住型態,因此希望能夠好好保存再利用。
而位處台灣大學校園裡的紹興社區,同樣也面臨了台大「拆屋還地,賠償損害」的民事訴訟,讓紹興社區的居民面臨無家可歸的窘境。最後,台大在民國100年與紹興社區達成協議,將社區居民的居住範圍劃為「生活觀察區」,結合社區和學院的研究計畫,化解紹興社區的危機。林鼎傑指出,人與空間的規畫施行除了資金問題,其實居民更需要的是長期的配套措施,當社區居民有足夠的意識形態來達到社區主體性時,整個社區的環境才會更加完善。
林鼎傑說,蟾蜍山的未來出路大致規畫為三項。首先,讓居民就地安置,落實居住正義;其次,已清空的空屋則可供台科大學生當成學習場域使用,例如改建成工作室等,結合教學有效利用空間;最後,在生態方面,則希望重新找回人和自然的連結。關於此項計畫,目前設置了社區菜園,打算推行原生植物復育計畫,同時也在社區舉辦小小生態藝術家等相關活動,或讓社區長者使用當地種植的艾草製作艾草皂,希望藉由這些老少咸宜的活動,讓蟾蜍山成為一個「生態化聚落」。
蟾蜍山學府里里長李淳琳也表示,蟾蜍山和台科大都在同一個里內,希望未來可以將生活、生態、教學結合起來,讓蟾蜍山成為更好的一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