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在現代家庭中已經成為重要的課題,新興的遊戲治療法,在遊戲中融入孩子世界,增進親子互動關係,家長更能從心與孩子建立新關係。
近幾年有不少公益團體,推出一系列親子關係的親職講座,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也於上月24日,舉辦「和孩子同在關係中」講座,請來諮商心理師鍾巧鳳,探討如何透過遊戲治療的方式,增進與孩子的互動及回應,受到不少家長與教育人士歡迎。鍾巧鳳表示,有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這方面的需求,過去舉辦給專業心理師及幼教師的工作坊或進階講座,經常有不少家長主動參與學習,除了自己成長外也改善了親子相處的問題。
遊戲治療的最大特點,是用小孩子自然的語言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家長則配合進入孩子的世界,試著以小孩的語言及溝通方式理解他們,適合三歲到九歲的孩童,建議一周安排30分鐘。在這特別的遊戲時間中,主要由孩子帶領,家長需要投入並適時回應,讓孩子知道你在身邊陪伴,給予鼓勵而非讚美,以「你做到了」取代「你真是乖孩子」。除此之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緒狀況,家長也應讓孩子理解可以接受他們的任何情緒,但非所有表達情緒的行為都可被容許。
民眾柯雪莉也表示,自己的小孩在二歲時被診斷出自閉症後,除了接受遊戲治療外,自己也經常從圖書館借閱自閉症相關書籍,參加基金會許多相關講座及課程,「家長一定要學習,才能理解和幫助孩子。」
鍾巧鳳強調,其實不一定要有特別遊戲時間,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並不困難,試著放下3C產品就是第一步,雖然聲光效果容易吸引、安撫孩子情緒,卻也因此剝奪親子相處的時間,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利用假日出遊或接觸最近流行的桌遊,甚至是最簡單的一起做家務,這些都不僅局限在行為表面,也是促進親子心靈交流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