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區擁有良好的天然環境,不僅是台北市山區地形比例最高的區域,區內更有景美溪流過。但隨著都市快速開發,未來是否能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下,在發展交通建設,同時也能保有這塊都市中的美麗淨土,是每位文山區居民的共識。
國立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昆蟲保育研究室博士吳加雄,同時也是永建生態教育學院團隊的一員,致力於生態環境保育,關於都市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他表示,以往傳統都市開發時,會將環境置於最後考量,忽略生態保育。他也說明,雖然近幾年環境考量已逐漸受到重視,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文山區內的景美溪流域,整體規畫以提供民眾休憩為主,但其實二旁河道是許多水鳥的棲息地,如何營造河邊的溼地環境,讓河邊動植物擁有良好的生存空間,是未來須努力的方向。」吳加雄也提到,政府在整治溪流時,主要考量如何順利排走雨水,但河道旁的溼地,能維持及調節河流生態系統,要在環境與發展間取得平衡,還需要時間改善。
目前景美溪中、下游人口密集處溼地嚴重不足,吳加雄表示,政府應暫緩河水加速排除工程,並在二旁河道規畫部份區域保持環境原貌,作為生物的避難所及保護區。
根據環境教育法,規定各行政機關、公司行號及學校,每人每年須參加四小時以上的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其中包含環境有關的演講、課程等活動。吳加雄表示,雖然時數不多,但至少能讓民眾對環境教育有基礎的認識。吳加雄建議,像木柵公園、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相較台北市中心公園,文山區公園生態更為豐富,應以「生態公園」作為未來經營管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