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台灣稻之鄉 地方創生在菁寮萌芽

記者 葉芳妤、韓湘紜、謝雯欣/採訪報導

無米樂社區位於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相望,擁有遼闊的平原,多為肥沃的粘土,上游引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的好水灌溉,環境的優勢讓當地農業蓬勃發展,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稻之鄉」。

菁寮農村依舊保持著文化特色。攝影/葉芳妤

菁寮社區規劃師黃永全撰文《無米樂故鄉~「菁寮庄」人文發展歷史脈動》中提到,早期當地以稻田農作和藍染及草編製品帶動繁榮外,更發展出興盛的嫁妝老街,商店林立每種行業皆有數家以上。

而菁寮的興衰在於1902年後壁寮因建設火車站逐漸發展起來,但四年後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與台一線通過後壁寮,提高了國內交通運輸的方便性,取代了原「菁寮庄」的舊官道交通路線,菁寮交通運輸路線的重要性降低,聚落才慢慢沒落。

後壁車站前,《無米樂》紀錄片主角崑濱伯,煌明伯,文林伯銅像。攝影/葉芳妤

2004年紀錄片《無米樂》開拍及2019年台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在菁寮無米樂社區取景,使菁寮再次出現在台灣人眼前。

《無米樂》紀錄片拍攝崑濱伯、崑濱姨、煌明伯、文林伯等人務農的日常故事和樂天知命的人生哲學,使得菁寮聲名大噪,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媒體時常會用「無米樂的故鄉」作為開頭,也因此得名「無米樂社區」。

2019年台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描述台灣六年級女性的成長歷程,而主角陳嘉玲小時候的家就在無米樂社區中的「金德興中藥鋪」取景,充滿古樸風味。

當地業者向遊客介紹俗女養成記拍攝地點「金德興中藥鋪」。攝影/葉芳妤

台南市長黃偉哲曾在公開場合中表示,後壁區有「台灣糧倉」美譽,《俗女養成記》播映帶動地區觀光人潮,因應觀光需求市府將扛起交通接駁的服務責任。

由此可見《俗女養成記》掀起一波無米樂觀光熱潮,台南市政府趁機全力行銷後壁地區,觀旅局與文化局也合作製作「俗女養成記景點導覽地圖」推薦菁寮一日遊景點、追劇必去後壁景點等等。

無米樂社區除了受到影劇影響發展觀光,當地居民已經參與社區營造將近二十年,從整理社區環境、建造公園到復興當地文化,為的是培養無米樂社區的軟實力,提升社區價值和產業多元。

無米樂社區自然景觀。攝影/葉芳妤

108年行政院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中指出,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提出「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及「均衡台灣」等三大施政主軸。

其中在「均衡台灣」方面,就是根據地方特色發展地方產業,讓人口回流、青年返鄉,積極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地方創生推動目的,主要在於利用地方特色發展地方經濟,緩和人口過度集中六都的趨勢,促進島內移民,並配合首都圈減壓,期望到2022 年「地方移入人口」會等於「移出人口」,而2030 年地方人口能夠回流,以達成「均衡臺灣」的目標。

地方創生計劃概念。資料來源/ 國家發展委員會

台南市後壁區區長翁振祥表示,地方創生主要以「外部投資」作為重要考量點,需要引進企業團隊願意在計劃中投資平台,目前後壁還在尋找投資,但是計畫從來都不曾停頓。

同時,無米樂社區可將在地產物與傳統農作做區隔,以數位行銷推廣產物增加收益,讓地方特色產業能達到一定的價值。

台南市後壁區後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正雄表示,農村再生條例為台灣農村帶來機會和希望。從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如今改作地方創生,黃正雄認為與前者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地方創生配套措施尚不完整。

「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這兩種的理念有點相似,雖然同樣注重產業與人口,不同的是地方創生是用過往經驗做更進一步資源整合,如:產業跨界合作,網路行銷等。

後壁區芳榮米廠的「台灣越光米」(台南16號),參加台南好米「2019精饌米獎」,榮獲台灣好米組冠軍。攝影/葉芳妤

與黃正雄不同,社區規畫師黃永全在無米樂的第一步,是靠自己投資做出來的,他在無米樂社區經營民宿。除了民宿業務,假日遊客包團來到無米樂社區體驗黃永全安排的「嫁妝一牛車」傳統台南嫁娶習俗,熱鬧踩街。

黃永全認為,農村或老舊社區的出路不只是觀光,還將當地商品、農產品加工,做成文創或產業化。

遊客體驗嫁妝一牛車傳統台南嫁娶習俗。攝影/謝雯欣

黃永全指出,地方創生重點文字裡面只有「人、地、產」,原本社區營造的「文」和「景」都不見了,因此他主張把文化、景致找回來,做文化資產的守護及活化,保留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品嚐的古早味割稻飯、體驗嫁妝踩街文化等等,且觀光活動以參觀古蹟、共創式體驗DIY活動為主。

傳統古老美食割稻飯。攝影/葉芳妤

另一個地產地銷的例子在菁寮里墨林文物館內的藍染工作坊,由無米樂社區居民共同創建,無論工作坊或文物館都具有當地歷史意義。

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的原名叫做菁仔寮,清朝時當地盛產一種可以做為染料的植物 — 小菁,加上田邊有居民蓋來染布的草寮,因此大家都稱這裡為菁仔寮(台語),久而久之變成菁寮。

菁寮里墨林文物館內的藍染熊工作坊。攝影/葉芳妤

藍染工作坊志工洪柳絹說,當年做社區營造的時候,社區居民想要把失落的產業找回來,因緣際會之下找到從前在當地做染布師傅的人,從而知道菁寮曾經有染坊。

民國89年手工業研究所(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正好推展藍染工藝,當時的里長便去學習,還將手工業研究所的老師請來教授染布技術給社區居民。

找回來的歷史和在地故事讓下一代認識了這片土地,青年開始有回流的現象,但人數有限,不過社區的居民間感情漸增,都很願意為社區貢獻心力,希望菁寮越來越好,年輕人返鄉越來越多,讓菁寮逐漸繁榮起來。

志工展示,獨具特色的藍染工法與藍染製品。攝影/葉芳妤

經過社區各方多年的努力,無米樂社區的產業多元發展,也有許多關心地方文史的人,把當地傳統產物找了回來,更令人歡喜的是年輕人們帶著新事物回到家鄉,注入一股新氣象。

在菁寮四季皆稻米,這一間小鋪「菁寮囝仔」專賣糙米煎餅,飄香老街,是殷維志返鄉創業的第一步。一踏進無米樂社區,就能看見殷維志手上捧著兩盒餅乾,四處介紹自家產品,不吝於請遊客試吃。

殷維志認為青年返鄉的確很困難,很多人就算返鄉工作,也很快就因為外面薪水比較高而放棄,創業更不容易,凡事都得靠自己去爭取機會。

殷維志殷手上捧著兩盒餅乾,四處介紹自家產品,不吝於請遊客試吃。攝影/葉芳妤

無米樂社區是台灣傳統農村的縮影,人口問題尤其重要,農村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來自於青年勞動人口,但年輕人因為生活機能、工作機會等誘因大量湧入都市,形成農村老化的危機。

若是期待青年返鄉,勢必需要增加農村產業發展的機會,打造「可能性」。投入時間創建農村的價值,使農村及老舊社區儲存豐富的文化底蘊,喚醒歷史記憶,打造當地特色,不論光觀或產業都以獨一無二的特色聞名,才能吸引買氣和人潮。

無米樂社區打破台灣傳統農村給人的印象,結合在地故事來轉型,也和學校產學合作,讓小朋友種田、巡禮,大學生投入當地導覽工作。雖然還沒得到補助和投資,如今社區內居民之間有了共識,認同家鄉,願意為公共事務付出,就是「地方創生」的第一步。

觀看精彩融媒體報導:《無米樂社區的創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