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營者 編輯新身分

隨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不斷融合,社群編輯應運而生。日前《科學人》雜誌在臉書上刊登農委會的廣告文案,提到加入萊克多巴胺「可以增加收益又環保」和「萊豬不好吃」的主觀字眼,反映出新聞專業與社群編輯的根本區別——社群編輯具有主觀性。時代不斷進步,固有的新聞倫理難以支持社群編輯的工作形態,從而與新聞專業產生角色衝突。

完整內文

公部門粉專追流量 梗圖拿捏要把關

近年來政府公部門以及政治人物紛紛創立臉書粉絲專頁,透過年輕的小編開始經營社群媒體,一改公部門發文較為死板的印象轉而開始透過有趣的圖文進行政策宣導或是倡議,而這樣的宣傳方式不僅大大提升了一般民眾的觀看次數與點擊率,更成功營造了親民的氛圍。但是最近有幾篇貼文似乎玩笑開過頭了,導致質疑公部門宣傳策略是否妥當的聲音越來越多。

完整內文

社群行銷興起 市場擁有無限商機

隨著網路使用及智慧型手機普遍化,社群媒體也有突飛式的發展,而管理社群的小編就成了一個愈來愈重要的職業,一個公司或品牌在進行網路行銷時,都不可缺少一個優秀的網路小編,小編工作所需的能力及未來的發展,讓有興趣的年輕人們躍躍欲試。

完整內文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10月14日於台大演講,談到新媒體商業模式的困境。攝影/翁意晴。

新媒體時代 看兩岸小編的現況及發展

新聞媒體社群編輯(簡稱小編)像是「網路汪洋」裡的捕撈船一般,在茫茫大海裡找尋不同種類魚群(社群),用不同誘餌(同溫層的用語),去吸引魚群的注意力(點閱率、轉傳率)。然後再向魚群批發商(廣告商),賣掉可用的漁貨資訊。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