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偶說故事 本土文化拼傳承
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完整內文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完整內文布袋戲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不過在現今高科技時代下,這項傳統產業逐漸沒落。在桃園龜山有一個以布袋戲為家族企業的劇團,一家三代一輩子就從事這項產業,為台灣這項逐漸式微的傳統產業傳承,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布袋戲的精神,也讓更多的台灣人能更暸解這項傳統文化。
完整內文辦桌文化在台灣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隨著歷史沿革發展出融合福建菜系、日本殖民影響以及外省菜系的多元菜色,也衍生出請脫衣女郎熱絡氣氛的特色表演,充分展現了台灣人的好客天性。婚喪喜慶等重要時刻,邀請親朋好友及鄰里前來一同慶祝,在許多長輩心中,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這樣道地的人情味。
完整內文蔡楊吉從事木雕產業至今已經長達五十餘年,是謂台灣國寶級的工藝師傅,即使越來越少人從事這個行業,他仍開設了木雕課程,將文化傳承。
完整內文受到製香政策外移、政府禁香政策影響,手工製香逐漸示微,不過在宜蘭這間飄香將近40年的製香廠裡,仍然有一群人堅持手工製香功法,並且延伸出生活香,在創新的過程中同時捍衛這項傳統技藝。
完整內文隨著時代的演進,傳統漆藝文化日漸沒落。在士林,滿腔熱血的漆線師傅顏金益,選擇一頭栽進漆藝製作,為了傳承,他不僅創新傳統漆藝的作法、開班授課,讓更多人看見漆藝的絕美世界。
完整內文洲明園布袋戲劇團團長林志豪,有著一顆熱愛布袋戲的心與傳承的教育理念,致力於延續這份台灣傳統文化的價值,也培育了下個世代的觀眾,期盼看到布袋戲榮景重現。
完整內文楊淑怡是新竹知名的口足畫家,畫作多次參加國際展覽,並有著「新竹之光」的榮譽。但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她的啟蒙老師——陳美惠。同為口足畫家的陳美惠和楊淑怡因機緣巧合,相識結緣,並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教學、學習歷程。而今三十年過去,兩人的師生情誼仍在繼續⋯⋯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