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文化漸衰 八斗子該如何逆境重生? 

「青年外流」、「漁業蕭條」成為漁村普遍的形容詞,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村」也不例外。海洋資源枯竭使漁業人數下降、青年人口外流。目前八斗子居民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欲向政府提案,盼守護當地獨有自然景觀,並創造商機吸引青年回鄉。 

完整內文

龍潭在地創生 締造客家農村永續價值

60、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各地農村人口外移,造成一股離農潮,使得農村急速老化。因此,許多農村進行轉型,期盼打破傳統耕作的舊印象,結合在地文化及故事,締造嶄新價值。

完整內文

伊甸小農體驗營 助採嘉蘭洛神花

台東縣金峰鄉的嘉蘭村以務農為主要產業,每年11月左右是洛神花的採收季,但面臨人口外流、天災,導致人力資源短缺、生產力下降。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伊甸基金會)與在地嘉蘭教會合作,舉辦小農體驗工作營,幫助農民採收,並協助部落發展。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