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家蓁、江佳宏、劉沅橙/採訪報導
田徑運動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傳統項目之一。台灣田徑初步的發展是在1946年由「台北市體育會」、「台灣省田徑協會」籌備台灣第一屆運動會,田徑運動首次在台灣亮相。台灣科學化訓練相對發展較晚,但隨著國際運動科學的進步以及台灣科學和醫療的資源提升,漸漸開始在各項運動項目運用「科學化訓練」。
從起步到巔峰 台灣田徑的歷史與傳承
台灣在1900年代初期隨著日本興起,田徑運動漸漸帶向台灣,定下台灣田徑運動組織及定期賽事舉辦的模式發展。1960年,楊傳廣選手代表台灣在羅馬奧運的田徑十項全能比賽中,首度奪得銀牌,他也因而獲得「亞洲鐵人」的封號。繼楊傳廣後,被稱為「飛躍的羚羊」的紀政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田徑100公尺決賽,成為了全亞洲第一位晉級夏季奧運的亞洲女性,紀政也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田徑女子80公尺跨欄項目中獲得銅牌,這也是台灣女性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獎牌。台灣在1975年參加國際賽事亞洲田徑錦標賽,共獲得了二金二銀二銅的成績,代表著台灣在國際田徑舞台上的初步成功,也是過往台灣田徑發展的成績巔峰。
好勝心驅動夢想 逆境中的不屈精神
來自新竹田徑世家的奧運田徑跨欄項目選手彭名揚在2023年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400公尺跨欄跑出48秒62打破全國紀錄,成為新任紀錄保持人。他並不是從小就走上田徑運動這條路,而是到了高中才開始真正的訓練。父母親都曾經是田徑好手,卻不會嚴格要求家裡的孩子一定要踏入體育的領域。彭名揚是家中最會讀書的小孩,他明明可以透過讀書走出一片天,而喜好做自己的他在得知練田徑可以到各地去比賽後,便帶著好奇心開始田徑運動員的訓練。
彭明揚在成都世大運奪金的同時順利拿下了巴黎奧運的門票,彭明陽在剛抵巴黎參加奧運的第一周,訓練時髖骨肌腱不幸斷裂,雖然周邊的人都在勸他退賽,但他還是想站上奧運賽場好好告別這次的舞台。彭名揚在採訪時也說道:「我不認為有低潮期這種東西,因為我覺得這些遇到的問題甚至受傷,都是在未來會有一個爆發的時候。」他也透露自己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不想因錯過一次奧運就放棄,相信在好好的治療及養傷後,能夠再次回到賽場上。
由賽場到螢幕 田徑運動重回大眾視野
在12年國民基本教育階段中,常常能看到田徑的身影,但到了大專院校階段,會發現田徑這項運動逐漸淡出大家眼中。此現象的發生,其一原因是政府並沒有積極推廣,而到了今年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的開幕典禮,總統賴清德親自宣布,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便編入200億預算推廣全民運動,讓「田徑」這二字更廣泛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不再是體育轉播中的附屬品。國立台南大學田徑體育生袁銘威表示,對於非職業的選手來說,電視轉播可以增進自己的自信心,更有動力的在場上拚搏,同時也可以回頭來修正自己的錯誤。
不僅是田徑,彭明揚也在採訪中透露,許多運動項目都因資訊不流通而導致無人關注,他表示,在參加國內小型賽事時,因曝光度較低以及不同項目的運動員之間也不會互通賽務資訊,許多民眾對賽事並不熟悉,導致國內小型賽事難以吸引觀眾,所以在推廣傳播的部份不是只有政府需要做出努力,而是大眾要讓共同的資訊流通。
隨著媒體轉播的普及,選手們的努力將不再被忽視,他們的付出也將激勵更多的人參與田徑運動,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新血。這樣的轉變對於台灣田徑發展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短期的進步,更是一個長期的願景與機會,讓田徑不再是少數人了解的運動,而是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帶來更多人帶來啟發及力量。
「運動之母」田徑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在1955年成立了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為了增進國民健康以及展現運動精神,田徑成為國民運動之一,並獲得「運動之母」的稱號。田徑運動漸漸加入國小國中體育課程,提倡從小培養自我奮鬥與挑戰的精神。2002年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成立「基層訓練站」,為發掘、培訓有潛力的運動選手,提供補助訓練器材同時改善設施及環境舉辦區域性競賽,讓台灣田徑能有完善培訓體制實現更好的未來發展。
台灣早年以土法煉鋼的方式訓練選手,然而這樣的訓練方式時常讓選手在身體狀況尚未修復或體力不支的情況帶傷上陣,導致選手的職業生涯過短,甚至讓年輕選手們在踏入職業比賽時,因帶著舊傷無法發揮真正實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及培訓過程往往都在高壓下進行,迫使運動員們快速成長。由於運動員在國高中時期經歷過壓抑的訓練,加上田徑運動在台灣並沒有非常盛行,使得目前在大學跟國際賽事上很少看到關於田徑項目的選手。
國立體育大學田徑體育生邱家宜表示,在經歷過基層教育後,要更注重於自主訓練,在越後面的階段會有更多誘惑導致你心力不在訓練上,他認為運動員的成功不只是靠艱難的訓練,還有對自身的自律與堅定信念。
要改變台灣體育發展的現狀,除了運動員自身的努力以外,更需要政策、資源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台灣各項運動的發展,未來讓運動員能有更好的培訓環境與機會。
「傳統」及「科學」的訓練
近年來,台灣引進國外的體系和技術,使科學化訓練風潮興起,現在台灣許多訓練機構都在提倡利用科學的方法讓運動員在運動生理、心理學及營養等領域獲得專業的知識,幫助運動員達到訓練或是場上能有最佳效果。蓬勃國際訓練中心表示,選手們不應該將訓練菜單安排超出自身負荷,而應該是要經過合理的科學論證做安排,效果會達到最佳。
在學生時期曾參與過田徑運動訓練的頭屋國中田徑隊教練潘嘉良表示:「訓練量太大會讓自己覺得身體不堪負荷,訓練的成績也沒有展現出來。」因此,才會讓潘嘉良對田徑領域失去動機跟興趣,最終決定離開田徑運動。
潘教練回顧自己過去的訓練經歷,他希望透過科學化訓練,利用體能檢測、個別化訓練計畫、恢復與營養養護、心理訓練與心態調適等項目,根據每位運動員的需求進行個別化的調整。此外,潘教練會利用講座和演講讓運動員學習除了場上以外的運動知識,並安排實際的論壇與課程,策畫跟校外與教育團體合作讓運動員拓廣視野增加實戰經驗。
教育部體育署在2020年開始策畫「運動科學補助基層選手計畫」為了提升我國基層選手運動訓練成效,提供多樣的訓練指導方針,讓基層教練及學生選手具備運動科學知識,強化運動員競技運動及表現達到目標水平。潘嘉良教練表示:「他們作為一個運動科學的苗子,能夠吸收這些運動科學化的知識,但是在不同角色中,都能將運動科學的理念帶入社會。」無論未來他們是否繼續從事運動,這些理念可以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進一步促進社會對運動健康的重視與普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