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年輕化 心理健康意識提升

記者 呂洪瑋、彭楷葇、姚領/採訪報導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自殺死亡及自殺通報統計顯示,15~24歲的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每十萬人口6.0,到2022年的每十萬人口10.7,自殺死亡率位居第二。當青少年憂鬱症狀愈發普遍,如不重視憂鬱年輕化,恐造成不可逆的結果。而隨著國人對於身心健康意識提升,社會及校園也更加重視身心議題。

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15到24歲自殺死亡率。資料來源/心理健康司、製圖/呂洪瑋

人際疏離 孤寂遽增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表示,不論自殺個案落在哪個年齡層,擁有憂鬱情緒導致自殺的比例都相對較高,但自殺不代表罹患憂鬱症。他亦指出,憂鬱症患者通常會有「三無症狀」,對自己的處境與生活顯得無力、面對周遭事物覺得無助、對未來無望。這三種狀態疊加,容易使人認為生命失去意義,造成青少年自殺率高漲。在台灣,青少年除升學壓力高,人際關係越來越疏遠是一個重大因素。

而人際關係的疏遠導致青少年感到寂寞,詹昭能解釋,青少年憂鬱大多是在人際關係中未得到滿足,而產生孤獨的想法。「感到孤單」一直不被社會重視,是國內青少年自殺防治中的嚴重漏洞。詹昭能補充,造成人際關係薄弱的主因,則是義務教育過於強調個人主義,有關人際關係的課綱一直被弱化,以前重視的五育「德智體群美」,現已看不出學校對群育的著重。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性平教育,讓青少年個人主義提升,而防範意識較高,也不易對他人敞開心扉,使青少年淺移默化成為獨立、封閉的個體,造成人際關係脆弱。

校園是青少年學習與人際互動最主要場所。攝影/呂洪瑋

對於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升高,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督導林純綺透過書面回覆,青少年自殺三大原因是精神健康、家庭與親密關係和學校適應及霸凌。林純綺呼籲,師長要加強關心青少年想法,並鼓勵勇於求助,提供可近性的心理衛生資源協助,讓憾事機率降低。

社群媒體 助長焦慮

近年來全國自殺死亡率的提升,主因包括社會壓力、家庭問題、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資源不足,導致罹患精神疾病的民眾增加。我們心理諮商所諮商師張瑋庭表示,針對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升高,主因為現今網絡發達,青少年頻繁使用社媒體有關。當青少年看見他人營造的完美形象,容易造成自己對容貌及身材產生焦慮,並且產生人際上的孤立感,讓自我懷疑更加嚴重、增加憂鬱的情緒,如沒有及時排解,就會產生極端的想法。

張瑋庭補充,近年來尋求心理諮商的學生逐漸增多,讓許多學校及諮商中心不堪負荷,但也反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識正逐步提升。針對身處憂鬱情緒卻不敢正視心理狀況的青少年,張瑋庭強調,需打破學生對諮商的偏見,例如,舉辦講座吸引學生關注心理議題,並打破青少年對心理諮商的負面印象,不再對尋求協助感到畏縮,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諮商的保密性及專業性。

諮商中心提供學生們能訴說煩惱的場所。攝影/彭楷葇

對於想改善身心問題卻害怕諮商的個案,張瑋庭分享,在進行諮商時會先與個案建立信任,並瞭解個案的問題與需求,讓其感受到安全、尊重及被接納,隨後再進行開放式的對話。透過引導個案分享自身想法,才能進一步探討問題根源,使諮商過程更加順利。

青少年易憂鬱 及時輔導關懷

隨著青少年憂鬱的增加,心理狀況被越來越多人重視,讓心理健康顯得更加重要。汐止少年福利服務中心督導黃子萍表示,心理健康包含情緒調節、自我認識、價值觀和人際互動。因近年校園推廣及網路資訊傳遞快速,使心理健康開始被看重,促使青少年逐漸願意接受心理輔導。

黃子萍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自我價值觀認定、腦中風暴的過程,除了身體上的發育,心理也會產生變化,因此調節情緒較困難。此外,人際關係及家庭互動也是造成憂鬱的因素之一,網路的興起更間接使青少年的情緒受到影響。當青少年陷入憂鬱後,身邊的師長如果未及時給予幫助,或是輔導方式不正確,便會更加重他們的心理狀況。

汐止少年福利院的諮商室,為徬徨青少年指點迷津。攝影/呂洪瑋

對此,黃子萍說明,汐止少年福利服務中心透過營造放鬆、有安全感的場所,讓青少年正確的抒發情緒和調整壓力。汐止少年福利服務中心輔導的少年白勵弘分享,透過朋友介紹接觸後,時常參與撞球、烹飪等放鬆的活動,如果有心理上的問題也可以到「談心室」與社工進行輔導。

汐止少年福利服務中心除了提供據點外,也透過社工的諮詢、溝通及訪視,進而瞭解青少年的個人及家庭的情況,才能適時給予正確的幫助。此外,黃子萍提到,有些青少年曾在其他環境被否定、排斥,但他們在這裡可以被肯定和接納,因此他們才願意敞開心胸接受世界。

汐止少年福利院服務內容。攝影/呂洪瑋

增設心理假 重視學生身心

隨著社會對青少年身心狀況的重視,教育部考量到學生需求,因而迅速跟進政策。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科員蔡維濬透過書面回覆,按大學法第32條規定,為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建立學生行為規範,應訂定學則及獎懲規定。蔡維濬提醒,對於學生身心調適假的訂定,應無超越大學自治的範圍內,而相關執行情形由大學自行蒐整管控。

教育部設置身心調適假的目的,是盼望學生重視心理健康、覺察自身情緒,在短期心理不適時,需平衡身心狀況,並依照需求找尋相關資源。蔡維濬補充,除轉介心理諮商輔導及就學輔導外,也可以尋求生活支持、經濟協助、資源諮詢、醫療轉介、法律扶助等。

教育部除了增設身心調適假外,也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科合辦校園教師培訓、認輔志工和親職講座等活動。林純綺說明,合辦活動是為了在前端預防青少年的心理狀況,避免憂鬱的情緒產生。此外,透過專業醫事人員走入校園,能增進兒少對常見精神疾患的認知及壓力調適,在學習紓解憂鬱和求助時,也促進青少年的心理韌性。

正值身心發展的青少年情緒較易低落,須及時給予輔導關懷,示意圖。攝影/呂洪瑋

學生在課業之餘,也需重視自身的身心狀況。林純綺提到,針對有心理需求的青少年及家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北市聯合醫院設置了專屬心理諮商及心理健康的門診服務,安排心理師、社工師和精神科醫師聯合門診,提供有需求的青少年及早就醫,避免身心情況惡化。

延伸閱讀:

隔離憂鬱 孤獨易產生不安焦慮

被輕忽的青少年憂鬱症 汙名化導致延遲就醫

Posts created 5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