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技藝世代變遷 古法「腳踢轆轤」藏鶯歌

記者 杜子心、傅鈺皓、蘇相云/採訪報導

想到手拉胚,不少人腦中浮現出的第一個畫面,都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使用電動拉胚機的畫面。不過,在電動拉胚機問世之前,早期的陶師其實都是利用「腳踢轆轤」來進行拉胚。然而以陶瓷聞名的新北市鶯歌製陶技法,也隨著時代不斷演變,傳統工藝透過轉型順應時代潮流存活下來,為台灣陶瓷產業增添不同樣貌。

從「鷹哥」到陶瓷重鎮 歌陶業奇蹟起源

關於鶯歌地名的起源眾說紛紜,鶯歌博物館導覽員胡蘭美解釋,早期鶯歌陶瓷產業興盛,家家戶戶在使用柴窯燒製陶瓷時,天空被煙囪釋放出的濃濃黑煙遮擋,導致天氣看起來一直「陰陰」的而地板則被燒窯過後,自然飄落的木柴灰燼用的稠稠的,的台語發音則是與中文「歌」同音,故將此地區取名為鶯歌。

不過,鶯歌另一個深植當地居民心中的地名由來,是在鶯歌的北面山脈有著一塊鶯狀巨石,早期人們叫這顆巨石為「鷹哥」,所以就將這個地區稱作是鶯歌石庄,一直到日治時期政府將「石」從地區名拿掉,才演變為今日的「鶯歌」。

鶯歌可以說是陶瓷的代名詞,早在1805年先民便發現當地的土壤十分適合製陶,加上當地盛產煤礦可提供燒窯所需的燃料,做好的陶瓷製品再透過鐵路及水路運輸銷售至外地,鶯歌匯集了上述要素,造就如今的陶瓷盛況。

鶯歌博物館收藏作品陶瓷甕。攝影/蘇相云

腳踢轆轤製陶 百年歷史成無形文化資產

在現今多數人只注重作品的藝術性,而不在意作品「技法」的世代,鶯歌的陶師吳正宏默默守護著傳統製陶技術,以「腳踢轆轤」製陶。這項古法又稱為「車做」,是在電動拉胚機發明之前,中國泉州一帶陶師們普遍使用的製陶技術。

陶師必須以腳使力讓轤高速轉動後,再將陶土拉坯成形。腳踢轆轤製陶不像現在的電動拉胚機,只要有手就可以開始拉胚,而是需要長時間學習如何手腳並用,才能使轆轤在適當的轉速下拉胚,若是沒學過的人很容易在第一次使用轆轤的時候跌倒

吳正宏在國中輟學後,就跟在爸爸吳文生身旁當副手幫忙揉土。吳正宏表示,他第一次用腳轉動轆轤時並沒有感到很困難,因為他已經在父親身旁看了許久,早已摸透腳踢轆轤的技巧。而面對是否傳承給下一代腳踢轆轤製陶技術,吳正宏採取「不強迫」的態度,因為他認為對現在這個世代的小孩強迫沒有用,但吳正宏也慶幸的說「幸好他們(後輩)也都很自動的來跟我學。」

吳正宏示範腳踢轆轤製陶。照片提供/蘇相云

吳正宏是台灣少數保留中國泉州腳踢轆轤製陶技法的陶師,泉州派的車做技術,主要由吳姓家族帶來台灣並影響全台陶業,此技術可謂台灣製陶工藝的源頭。吳家第23吳正宏所保存的腳踢轆轤製陶技法,使他在2023年獲得新北市文化局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吳正宏與青花瓷仿古花瓶。攝影/蘇相云

而吳正宏的兒子吳明儀也是一位優秀的陶師,吳明儀從小看父親及祖父用腳踢轆轤拉胚,耳濡目染下他也學會了製陶的技巧,他說:「傳統工藝就是用『看』著學的,先在師傅旁觀察他如何做,當有機會可以自己做時,很快就會上手了。」

吳明儀認為,即使現在有便利的電動拉胚機,但腳踢轆轤製陶仍是不可遺棄的重要技法,「我們現在學車做技術是在『保存歷史』,人不能忘本。」腳踢轆轤製陶的技術是歷史根據,傳承下來人們才會記得製陶機器的原形,若有人要做學術研究時才找得到根源。與父親不同的是,吳明儀認為自己的下一代一定都要知道腳踢轆轤製陶的歷史,也至少都要會這項技術。

民生陶器到國際訂單 傳統技法創陶瓷新生

隨著時代更迭,吳家陶業的出產製品也在不同世代間出現變化。吳家第22代吳文生帶著家人來到鶯歌後,先是從水缸、藥瓶、碗盤等民生用品做起到了第23吳正宏時,則是在一次客人的要求下,開始嘗試做大型仿古花瓶,沒想到於是將花瓶越拉越高,生意也越做越大,來自國際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父執輩不同的是,24代的吳明儀更加重視陶藝的教育推廣及陶藝的創新,吳明儀將陶瓷結合茶藝文化、景觀造景,成功申請多項專利,包含搖烤咖啡烘焙機、無紙濾杯、景觀陶瓷水流等。吳明儀還成功申請了台灣工藝之家成立「文生窯」及「陶藝源地」,積極推廣陶瓷文化。

陶藝家吳明儀介紹其得獎作品。攝影/蘇相云

台灣陶瓷文化興衰 從古窯到現代挑戰

1960年台北市北投實施禁燃生煤碳以及禁採黏土政策後,陶師們前往同樣有豐富黏土的鶯歌發展,將製窯技藝一併帶往。曾經鶯歌有不少古窯,像是如蛇形的蛇窯、建在山坡上的階梯窯、用柴火當燃料的柴窯等;但如今卻沒有任何一個古窯保存下來。隨著城市化發展,台灣僅苗栗還保有少許古窯。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古窯也受到電窯、瓦斯窯的取代,不需要燒炭、燒柴,更能減少空氣汙染,且更加節省時間成本,使得專門使用古窯的師傅逐漸消失。

保護古窯不僅僅是保存一段歷史,更是保留當地文化的根基。吳明儀表示,陶瓷產業需要政府的保護和支持,需要有條例來規定,何時可以燒陶、燒的次數或是繳交的稅收,才能避免惡意檢舉。

彩繪陶瓷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隨著3D列印的興起,師傅們可以利用快速且大量完成的模具,不再需要一個一個手工繪製。而且與不同產業合作,如知名卡通版權的授權,將圖案彩繪在陶器上,提升消費者對陶器的購買欲望。然而,台灣陶瓷業的前景始終不被看好。陶藝家曾祥軒說道:「與其花幾年時間當學徒,不如在辦公室吹冷氣。這對於將來的文化保存方面,無法像日本那樣保留文化財。」新科技雖然帶來方便,卻也導致老師傅的手藝恐將失傳。

陶藝家曾祥軒參賽得獎作品。攝影/蘇相云

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發展 鶯歌博物館與世界接軌

鶯歌作為台灣著名的陶瓷之鄉,吸引不少遊客,然而隨時代變遷,當地陶瓷產業與遊客數量面臨著逐漸減少的問題。當地耆老官月桂表示:「如今的商業活動與幾十年前相比,明顯冷過清了不少。」他指出,除非有特定活動舉辦,否則很難吸引大量人潮,「例如近日由鶯歌國小舉辦的一場在地文化活動,成功帶動了商機,吸引不少來自外地的遊客,當時商家的生意都特別好。」

儘管鶯歌的陶瓷產業面臨許多挑戰,官月桂仍認為有機會振興,他以鶯歌博物館為例,館方曾舉辦各種比賽及體驗活動來推廣陶瓷文化。他也期盼未來,博物館能舉辦更多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展覽和活動,為鶯歌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2024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銀獎作品《回#12》,得獎者黃婧。攝影/蘇相云

鶯歌陶瓷博物館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成為藝術創作與文化交流的中心,並為鶯歌地方產業注入新的動力。導覽員胡蘭美表示,博物館積極推動跨國藝術合作,設立藝術家駐產計畫,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在這裡創作,並展示他們的作品。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將不同文化背景與鶯歌的陶瓷工藝結合,吸引大量國內外的觀眾與藝術愛好者。

此外,博物館也會不定期舉辦各種體驗活動和比賽,讓遊客與藝術家們透過實作與競賽,發揮他們的創意和技巧。胡蘭美強調,博物館的設立,無形中帶動了地方經濟的成長。隨著博物館成為國際與本地遊客的熱門景點,鶯歌老街的店家和手工藝品商店也因人潮增多而受益,形成了文化與經濟雙贏的局面。

延伸閱讀

陶瓷產業轉型 鶯歌老街風華再現

鶯歌陶瓷沒落 產業創新求出路

Posts created 2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