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蕭舒云、方姿婷、林欣愉/採訪報導
近來永續觀念逐漸於人們心中發酵,與環境共存、與生物共生的裝置隨之誕生,人們開始應用生物共生關係製造商機。除曾掀起熱潮的魚菜共生外,蚓菜共生因適合融入食農教育,備受政府及學校關注,相關裝置及技術的進步,使其商業化的可能性與環保效益成為焦點。
蚓菜結合 共生循環
蚓菜共生係指利用蚯蚓分解廚餘產生的水分澆灌蔬菜,形成動植物循環共生系統。愛某卡多永續農場創辦人百漾·馬地克拉安解釋,蚯蚓將生廚餘吃下肚,進行消化後排出蚓糞,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使其成為最天然的肥料,能更好支持植栽生長,並處理剩食問題。
蚓菜共生衍生出兩種種植方式,例如新北市萬里國小使用水耕循環進行栽種,以水作為循環的介質,讓植物吸收含有蚓糞營養的水;而愛某卡多農場及一般農場大多使用土耕循環,讓蚯蚓直接在土壤鑽洞、生活,使土壤吸收蚓糞的營養,轉換成土壤肥力。蚓菜共生植栽器創始人羅條原指出,雖然植栽能在水中生長,但因蚯蚓必須生活在土壤裡,且需考量含氧量是否足夠,因此用土耕進行共生循環是較為容易的選擇。因此,相較於造價昂貴的水耕系統,農民更可能選擇土耕的循環方式。
百漾.馬地克拉安則認為,蚓菜共生中的「土壤」最為重要,因此為讓循環順利進行,他在一般土壤中,加入菇土、落葉及生廚餘,做為蚯蚓的主要食物來源。除此之外,蚯蚓的選擇也有所講究,他透露嘗試蚓菜共生循環的農民,大多會選用名為「太平二號」的蚯蚓組合。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執行長賴亦德戲稱,可以將太平二號視為一個由非洲夜蚯蚓、歐洲紅蚯蚓及印度藍蚯蚓組成的戰隊,由於這樣組合分解廢棄物的速度較快,因此農業上常使用太平二號蚯蚓,而非本土種蚯蚓進行蚓菜共生。
蚯蚓在生物循環系統中帶來許多益處,賴亦德指出,首先,蚯蚓在土壤裡活動、鑽孔時,會使土壤的排水、透氣效果更佳,讓生物活性有所改善、病菌減少;其次,蚯蚓能加快有機質廢棄物變成腐殖質的速度,讓土壤更加肥沃,使土壤呈現黑色或深褐色。另外,因蚯蚓腸道菌相的不同,使蚓糞的菌相更豐富,優勢菌種更多元,能為植栽打造更健康的生長環境。百漾.馬地克拉安亦對此補充,蚯蚓身上的黏液能帶動微生物更快速地移動,使微生物及養分到達土壤各處,因此蚯蚓的存在成為檢驗土壤品質的重要指標。
優點多多 過程繁瑣
雖然蚓菜共生帶來眾多好處,但賴亦德表示,栽種蔬菜需大量陽光行光合作用,蚯蚓卻要生存於陰涼環境,兩者習性相互排斥。且在有機質不斷分解下,土壤孔隙、顆粒大小也不停改變。而愛某卡多農場因採架高種植,收成時也需人工採摘,導致蚓菜共生運作需要大量人力進行觀察。
賴亦德也強調任何事物的「共生」皆不易。將蚓菜分開來看,讓蚯蚓處理大量廚餘的蚯蚓堆肥和種植生菜本就有許多困難,若將兩者合成一個新的循環系統,並有序的管理,則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蚓菜共生的成功與否,賴亦德指出,關鍵仍在「人」身上。他也強調蚓菜共生僅能處理生食廚餘,無法解決家裡常見的骨頭、蝦殼、滷汁等食物殘渣,因此在廚餘的篩選更需下功夫。
即便愛某卡多農場、萬里國小等地,因能處理廚餘廢棄物、使學童參與食農教育等好處,大力推廣蚓菜共生。然而,蚓菜共生面臨的問題仍無法忽視,除了前置作業繁重,且在種植期間人力需求龐大外,更無法大量採收,使蚓菜共生的商業化極為困難,也讓羅條原坦言「共生裝置的銷售成績不是很理想。」
處理條件限制 推廣普及不易
蚓菜共生裝置五花八門,有多種裝置可供不同條件的地方使用。例如羅條原發明的蚓菜共生植栽器小巧輕便,主打推動蚓菜共生進入城市。由於其占地不大、又容易上手,因此更適合城市的居民在自家陽台等地使用。此概念更在2019年獲得第30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環境能源類金牌獎,與泰國國際最佳發明獎金牌兩項大獎,受到國際間的肯定。
然而,蚓菜共生的推廣卻不盡理想,由於蚯蚓能處理的廚餘類型,僅限未經烹調或纖維粗大的鮮果殘渣,也就是所謂的生食廚餘。要想導入蚓菜共生的裝置進入城市、家庭或社區,在分類廚餘上就需要額外花心思。賴亦德指出,公部門或是學校會有專人負責分類,但進入家庭或社區後,人們不一定願意自己花時間,將廚餘做更細緻的分類。
再者,蚓菜共生並不能使種菜變得簡單,種植成果可能不如預期。百漾.馬地克拉表示,儘管蚓菜共生對種植的有機作物大有益處,執行上仍是大難題。對此,賴亦德指出,若將蚯蚓堆肥與作物分開處理,讓蚯蚓在陰涼處解決生廚餘後,再以人工方式將蚓糞投入作物土壤中作為養分。或改為種植與蚯蚓喜愛陰涼環境之習性相近的蕨類等,也許能夠另闢蹊徑,減少種植困難的同時,提供家庭生廚餘更環保的解決方式。
雖在商業化的路上遇到困難,但蚓菜共生在食農教育方面仍有所貢獻。新北市萬里國小輔導老師曾佳惠表示,校內設置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讓學童利用課餘時間將生食廚餘倒入裝置中,並種植小番茄、生菜等作物,讓學童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百漾.馬地克拉安補充,除了利用蚓菜共生種植作物外,愛某卡多農場也讓遊客親手栽種及接觸蚯蚓,透過體驗了解生態永續的循環過程。
蚓菜共生雖提供一個永續的新選擇,但在裝置及便利性方面卻遠不及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例如廚餘機的出現即造成蚓菜共生的可替代性增加。賴亦德表示,蚓菜共生所需的條件限制了其推廣的範圍,也擔憂蚓菜共生在未來失去真正的環境效益及初衷,未來蚓菜共生裝置的普及化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師生協力經營 有效減量廚餘
蚓菜共生風潮從農場擴展至學校,萬里國小社團指導老師梁力權表示,為解決自立廚房每日的大量廚餘,2016年起開始實行蚓菜共生結合食農教育。將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引進學校,進行實驗與推廣,讓學生親自體驗種植、照護、採摘與料理的過程,不僅為自立廚房解決生食廚餘問題,更讓學生了解蚓菜共生與食農教育。
萬里國小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主要由梁力權及萬里國小生態維護部學生負責照護。生態維護部為學校的社團之一,透過學生自發性的參與組合而成,其工作內容為每周各別排班,將生食廚餘從自立廚房運送到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旁,並將廚餘倒入其中進行蚯蚓的餵食。
照護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的過程,曾佳慧提及,學生初次倒廚餘時普遍表現抗拒,實作過程也時常面臨水耕蔬果栽種失敗的狀況。但是生態維護部部長楊子興表示,收成的蔬果會用來煮火鍋、製作糖葫蘆等,跟外面的蔬果比起來,自己種的比較好吃,也很有成就感。
在食農教育上,萬里國小也會不定期接受政府部門舉辦的食農擺攤邀約,讓學生親自向民眾推廣蚓菜共生。梁力權表示,萬里國小的食農教育涵蓋蚓菜共生運作,更訓練同學的口說能力,以向社會大眾推廣蚓菜共生,進一步擴大食農教育的推廣效果。
萬里國小透過自然生態水耕共生系統與食農課程規劃,讓學生了解生態系統的運作方式,學習到蚓菜共生對於地球的友善回饋。曾佳慧認為,萬里國小已熟悉蚓菜共生的運作,實際上亦達成廚餘減量與食農教育的目標,因此校方將持續於校園推廣,讓蚓菜共生結合食農教育得以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