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染結合再生美學 廢材成「綠」金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台灣隨處可見的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象徵祝福的寓意,卻因為破壞水土保持,也是罹患口腔癌的元凶之一,讓檳榔存在負面標籤。但在嘉義縣中埔鄉「紅瓦貓園區」,仍有在地青年循著上一代的永續理想,延續檳榔植物染工法,讓廢材重獲新生,翻轉檳榔形象。

看法大不同 形象難翻轉

檳榔在社會存在負面形象,然而在原住民文化中,阿美族豐年祭時,族人會背上「檳榔袋」,將檳榔投入對方袋中傳情,結婚則用於送禮。此外,檳榔更被當作祭品,作為祈求祖靈保佑的媒介。即使部落中「檳榔」擁有重要意義,但在社會上,形象仍多屬負面觀感。

根據國家癌症研究中心(IARC)證實,檳榔籽屬第一類致癌物,長期服用易形成口腔癌。衛福部主要癌症死因結果統計,2023年就有3610人因口腔癌死亡口腔癌患者中更有9成有嚼檳榔習慣除了吃檳榔有罹癌風險,種植檳榔樹採單一作物栽種,更易造成水土流失情況,甚至衍伸檳榔廢材亂丟等環境汙染問題。

拾獲檳榔籽 廢物再利用

隨著永續觀念日漸提升,檳榔被發掘出更多可能性。嘉義縣中埔鄉曾是台灣栽種檳榔面積最大的城鎮,在地青年藝術家黃千聞回憶,有次與母親林書筠在河堤散步時,發現許多農民傾倒的檳榔籽,原本只是將廢材撿回,嘗試找出新用途,卻沒想到成了研發染料的契機。

2014年,林書筠花了兩個月成功開發檳榔染,透過蒐集過熟廢棄檳榔籽,曬乾後熬煮成為植物染料,發揮永續價值。

黃千聞打趣地說,「一開始只是想玩而已,因為家人都很喜歡藝術跟美學,所以我們把它(檳榔籽)拿來試,沒想到朋友都覺得有趣想要體驗。」檳榔染意外獲得在地人的迴響,讓退休本想隱居的林書筠,輾轉創立「紅瓦貓園區」(下稱紅瓦貓),用「廢材」推動檳榔再生美學。

各式布料浸泡檳榔染添上色彩,展示在園區內。攝影/鄭安琪
各式布料浸泡檳榔染添上色彩,展示在園區內。攝影/鄭安琪

青年回家鄉 力推檳榔染

黃千聞與家人共同推行「環保教育」理念,成為第二代經營者。起初她質疑「我們要怎麼在偏鄉都是檳榔樹的地方生活啊」,認為要在友善土地的同時,將檳榔染推廣出去,創造經濟收入,並不容易。所幸,紅瓦貓在2021年,申請加入文化部「地方創生計畫」,有公部門幫助推行並舉辦檳榔展等活動,提高曝光度,才能讓他們持續對社區、學校、在地居民,用檳榔染傳遞循環理念。

檳榔廢材熬煮成大鍋染料,將染布投入缸中浸泡。攝影/鄭安琪
檳榔廢材熬煮成大鍋染料,將染布投入缸中浸泡。攝影/鄭安琪

不過,黃千聞坦言:「一開始爸媽發現檳榔染的時候,我會像平常人一樣(排斥),因為我對檳榔印象也不好。」起初他認為觸碰檳榔有些髒亂,是在實際了解後才對檳榔改觀。黃千聞也表示,在地仍有許多長輩與農民,對檳榔還是存在負面印象,雖無法改變部分人的看法,但當環境教育結合廢材再生理念,接觸過「檳榔染」就會了解,原來檳榔也能擁有新面貌。

翻轉荖葉形象 推行在地創生料理

荖葉是胡椒科的藤類植物,常用於包裹檳榔,大眾印象多將其和檳榔綁定。在靠近台東卑南鄉的建和(Kasavakan)部落,有一支「部落草地食驗室」團隊,他們將荖葉融合飲食,致力地方創生,顛覆「荖葉只能包檳榔」的印象。

隨著政府推動檳榔園轉作措施及衛教宣導,衝擊檳榔產業,連帶影響荖葉。根據農業部統計,2013年到2023年間,台東縣荖葉種植面積從1492公頃減少至734公頃,產量銳減近一半。

過去檳榔和荖葉在部落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社會中荖葉卻遭汙名化,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張育銓表示,荖葉除了包檳榔,還有其他用途及功效,像是促進血液循環、抑制念珠菌等功用,因此常被使用在衛生棉等產品。不過,要製成商品須先經過萃取,程序繁複,因此推廣料理較為可行。

張育銓研究荖葉多年,認為荖葉發展有可期性。攝影/游佳穎
張育銓研究荖葉多年,認為荖葉發展有可期性。攝影/游佳穎

台東卑南族青年潘晨綱,參與地方創生計畫,在多次田野調查中,發現Kasavakan部落有許多廚藝高手「我想留下部落的年輕人與記憶中的味道。」潘晨綱聚集在地青年,致力推廣荖葉,重塑其形象。在機緣巧合下,他發現荖葉可以單吃、入菜調味,並且是原住民文化中的傳統美食,於是不斷與烘焙師研發、試菜,推出荖葉麵包、荖葉青醬等料理,吸引外地遊客前來品嘗,希望傳承部落傳統文化。

潘晨綱坦言,雖然台東盛產荖葉,但其實族人對荖葉味道接受度較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檳榔的味道,如果不喜歡檳榔就不會喜歡荖葉。」因此他多次嘗試、調配比例,在不失風味的同時,製作出大眾可接受的味道。

潘晨綱介紹荖葉麵包、荖葉青醬等料理。攝影/游佳穎
潘晨綱介紹荖葉麵包、荖葉青醬等料理。攝影/游佳穎

「我們店的荖葉來源是(山林採集)野生的。」潘晨綱表示,不選擇商用培育及刻意種植,講求自給自足,因此原料有限,荖葉料理採預訂制。一般商用種植為確保外觀好看,會使用大量農藥,易導致荖葉農藥含量超標。「雖然目前政府有建議農藥和使用量,但農民仍會噴灑常用的農藥,導致重複用藥的問題。」張育銓提到,目前荖葉用藥標準,法律並無明確規範,且衛福部認定荖葉是非安全食材,對此,他爭取政府明確制定荖葉規範,希望讓荖葉的社會定位更清晰,降低農藥超標的風險。

檳榔轉作生態園區 夫妻協力復育環境

隨著環保意識頭抬頭,政府在2008年開始推動《檳榔廢園轉作輔導措施》,截至2024年,全臺檳榔種植面積仍有3萬7000公頃。嘉義縣中埔鄉有對夫婦,將荒廢檳榔園轉作生態園區,打造友善棲地,希望讓民眾能走入大自然,找回兒時記憶。

築夢森居創辦人劉朝維、湯怡楓,十多年前,發現一片檳榔山坡地,不忍荒廢生態環境,決定改造土地,嘗試找回生態多樣性。「這個地方占地三甲,有超過四千棵檳榔樹,砍樹就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劉朝維坦言,初期轉作改造是個大工程,且長期種植單一作物,土壤貧瘠,光是豐富生態就花了八年。

劉朝維投入許多心力,將檳榔園改造成生態多樣的園區。攝影/陳昭慈
劉朝維投入許多心力,將檳榔園改造成生態多樣的園區。攝影/陳昭慈

為呈現童年對大自然的回憶,劉朝維投入大量的時間跟金錢,尋找適合培育的動植物,但復甦生態圈並非一蹴可幾,長期沒有收入讓他感慨,「我們一直在心裡抗衡,當初真的想把它賣掉了,但又捨不得這裡的生態。」環境復育結合永續經營是道難題,過程一度想放棄,是對自然的熱愛與妻子的支持才讓他們堅持到現在。

「生態教育需要從小培養,在實際體驗中你才會真正吸收各種知識。」劉朝維夫婦致力推廣環境教育,園區內有三百多種原生特有種植物,並融合澐水溪,規畫教育課程,期許民眾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保有友善土地、愛護環境的意識,而築夢森居也在2022年得到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設施認證,成為中埔鄉首獲認證的場域

園區結合自然探索精神,規畫許多互動設施。攝影/陳昭慈
園區結合自然探索精神,規畫許多互動設施。攝影/陳昭慈

政府在2008年開始推動《檳榔廢園轉作輔導措施》,農糧署數據顯示,自2014年到2023年止,政府輔導廢除7666公頃的檳榔園,占總面積17%。而2023年檳榔廢園共117公頃,轉作面積達12.2公頃,2024年度截至8月底,雖廢園數量較去年增加約22公頃,但轉作數量卻減少約4公頃。

廢園到轉作的趨勢逐漸降低,像劉朝維這樣的成功案例並不多,而黃千聞也坦言「檳榔應該是要慢慢汰換,農民要轉換種其他作物會有空窗期,這段時間就沒有收入。」他認為,現今政策執行仍有困難。對此,農糧署特作科表示,將會積極輔導農友廢園及轉作,並適時評估調整輔導作法及增加農友轉作誘因。

延伸閱讀:

廢檳榔園轉作油茶樹 給土地新機會

嚼食檳榔易致癌 宣導防治護健康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