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印勞動MOU 反思在台移工處境 

記者 謝礎、葉芽兒、許懷恩/採訪報導

台印近期簽訂《台印勞工合作備忘錄》  (下稱MOU),儘管我國雖引進移工已逾30年時間,惟本次簽訂MOU相關配套措施,卻引發部分民眾與立委反彈,質疑政府未妥慎評估,顯有失當之處。據統計,當前在台灣的失聯移工高達八萬餘人,持續開拓新的移工來源,是否將造成更多潛在的社會隱憂,則備受各方熱議。 

議題失焦 種族歧視

勞動部已於今(2024)年2月16日簽署MOU,並透過新聞稿公告,後續雙方將依程序完成換文,並召開工作層級會議,以持續討論未來開放行業及數額、移工來源地區、聘僱資格及招募方式等細節。然而在此次MOU簽訂之前,卻有民眾擔心引進印度移工恐造成搶工、增加犯罪率等問題,甚至成立相關團體反對此次MOU,組織《反對增加新移工國 》要求「政府全面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設立「移工管理專法」、提供「有效的政策發聲平台」。 

簽訂MOU所衍生的風波,不只在國內發酵,在台生活已36年的印度口譯員李眉君認為,目前針對MOU的討論早已演變成政治議題而失焦,甚至有立委對此事發表歧視言論,相關消息傳回印度後,引起大量印度網友不滿,讓過去累積的友誼全都倒退好幾年。她補充,台灣民眾可能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國際報導都曾提及台灣社會對外籍移工的歧視,這無非是當前我們必須檢討之處。

外籍移工已逐漸深入台灣社會各個層面,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攝影/許懷恩

按移民署統計顯示,目前持有效居留證的印度人數為5245人,加上留學生總計8274人,約僅佔台灣總人口的0.035%。擁有印度工作八年經驗的前記者尤芷薇指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問題,但台灣人對印度的理解既片面且刻板, MOU實際上只是雙方合作雛形,並未有約束力,然而此次爭議卻展現台灣人對印度的不友善與偏頗。她也坦言,雖台印MOU可能將為兩國帶來幫助,政府仍應嘗試把現存的風險降到最低。 

尤芷薇在印度街頭採訪。照片提供/尤芷薇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立法委員劉建國指出,台灣雖引進移工已逾三十年,但在開發新的移工輸入國之前,都應謹慎評估輸入國狀況,與制定相應的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按內移民署統計,目前在台失聯移工高達八萬多人,政府在緩解此問題之前,開放新的輸入國恐會造成更多隱憂。他補充,勞動部應分析當下移工失聯的原由,並盤點「來源國移工於各國的工作狀況」、「評估移工是否能適應台灣環境」、「移工自身心理素質」等幾大面向,給予民眾更完整的分析報告。 

針對現存的移工問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透過書面回覆表示,目前已製作職前講習影片(含英、泰、越南及印尼語),協助移工了解相關權益與適應台灣生活,持續就預防、查處、裁罰等面向解決失聯移工問題,也試辦移工數位學習,透過觀看數位華語教學影片,提升移工語言能力及工作技能。 

雖政府已針對失聯移工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但近年的失聯移工人數仍不減反增。按移民署統計,2019年2月失聯移工人數為5萬0577人,至今年3月失聯人數累計遽增至8萬5229人,成長率高達68%。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即針對「家庭看護不受勞基法保護」、「移工語言課程的成效」提出質疑,認為政府若要改善失聯移工的現況,應針對此兩大部分檢討改進。

異國風情小店讓外籍移工紓解思鄉之情。攝影/許懷恩

不合理工時薪資 移工失聯主因   

依前述統計可發現,失聯移工人數以製造業最多、長照業居次,但按移工行業類別區分後,製造業移工失聯率為10.3%,長照業竟高達12.6%。李健鴻對此分析,長照業移工失聯率高居不下的原因,首要即為不合理的工時與薪資,與在製造業、營造業的移工相比,後者的工作因享有《勞動基準法》的保障,一天只需工作8小時,就算超時也能拿加班費;但長照業移工則以照顧病患、長者居多,近乎24小時的工時,卻僅有兩萬餘元薪水,令人難以接受。 

失聯移工人數統計(截至2024年一月)。資料來源/內政部、製圖/許懷恩

其次為語言問題,李健鴻解釋,移工初來乍到,語言能力未必發展到能與雇主有效溝通的程度,有些移工甚至不會說中文,在雙方有誤會卻無法溝通的情況下,摩擦只會越來越多。最後,移工無法自由轉換工作,除非特殊原因或被照顧者過世,若遭不肖雇主、仲介壓榨,多數移工在無法為自己發聲的情況下只好選擇逃跑,也就成為失聯移工。 

失聯移工大多從事非法工作,勞動部勞力發展署曾公開說明,失聯移工一經查獲,除處以罰鍰外,還會被遣返回國,且終身不得來台工作,若因一時貪圖賺快錢而冒著極大的風險逕自失聯,恐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延長訓練時間 改善長照環境  

為改善失聯勞工的問題,李健鴻指出,政府應監督雇主及仲介妥善應對移工議題,以避免移工再度遭受不平等對待。他亦表示,目前政府對外籍勞工的就職訓練仍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如何完善的給予外籍勞工所需的訓練課程,以及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台移工販售家鄉甜點。攝影/許懷恩

​​在目前的政策下​​,勞工與雇主間的語言隔閡成為勞資衝突中最明顯的問題,​​移工入台後直接投身就業環境,與本地民眾之間的交流須獨自克服。對此​​,​​李健鴻表示,農業移工語言問題最為嚴重,雖仲介與公會每周會有三天的就業訓練,並請語言老師為移工開設中文課程,但三天的中文課程總時長卻只有一至二個小時,對於語言培養來說實屬不足,應將中文訓練時數拉長,才能達到完整的語言教學品質。 

​​此外,李健鴻坦言,長照產業被《勞動基準法》隔絕20年,應重新納入該法,至少先納入《最低工資法》,​以解決外籍看護高工時、低薪資的問題,但弱勢家庭若無法負擔最低薪資,即使申請就業安定基金也無法補貼所需開銷。他建議,勞動部可將全台雇主每月支付的僱傭費納入就業安定基金,以解決弱勢家庭僱用外籍勞工的高額開銷,連帶支持本國失業勞工再就業,達到一舉數得的局面。 

外籍移工初來乍到,需給予時間與空間協助調適。攝影/許懷恩

為因應國際化趨勢與社會實需,移工引進恐將成為常態,政府應逐步改善工作環境,促進國人與移工間相互認識與溝通。尤芷薇認為,民眾應保持主動且不排斥的心態,來接觸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此才能確保社會穩定,並有效促進國際間合作與互助。 

延伸閱讀:

赴台就業待遇差 外籍移工失聯攀升

移工來台就業 維護勞權助適應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