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手作燈籠高高掛 鄒弘義筆墨點亮生命力

記者 許詠晴/採訪報導
在嘉義一帶以手繪燈籠聞名的鄒弘義師傅,其製作的燈籠常高掛在各大廟宇大放異彩。攝影/許詠晴

陽光下,在自家門前的工作區,手工燈籠師傅鄒弘義仔細將毛筆蘸上鮮紅的顏料,眼神專注熟練地在燈籠紙面上寫下「天上聖母」字樣。「弘義燈籠」已家傳三代,在傳統手工燈籠領域聞名已久,其作品亦常見於各大廟宇,對他而言,每一盞親手精心打造的燈籠,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鄒弘義憑藉日光,一筆一畫繪出廟宇預定的燈籠字樣。攝影/許詠晴

延續燈籠家業 精進製作技術

「製作燈籠屬於家族產業。」鄒弘義分享,從祖父一代開始編織燈籠,其後父親接受日本教育學習書法,從事戲院看版繪製工作,還將書法及繪畫應用到製作燈籠上。身為第三代的他,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學習燈籠編織手法、書法與繪畫技巧,漸漸培養出美感,並進一步琢磨如何讓畫作更漂亮地呈現在燈籠上

鄒弘義分享,毛筆字除了要寫的生動瀟灑,也要讓觀賞者感到舒服。 攝影/許詠晴

三十歲以後,原本在廟宇寫書法為主業的鄒弘義,意識到傳統技藝不可就此失傳,因而決定回歸祖業,專心從事手工燈籠製作。他表示,除模仿父親作畫技巧外,也會到其他廟宇或網路上參考其他作品,思索如何把畫作呈現得更加生動。此外,他透過網路轉換字體的功能,只要看到漂亮的字體,立即臨摹學習,並加以運用在製作的燈籠上,最多可呈現五種不同的字體。

平常會利用網路學習書寫字體的鄒弘義,能在燈籠寫上多種毛筆字體。攝影/許詠晴

巧手編織燈籠架 書法繪畫集大成

談及傳統燈籠的製作過程,鄒弘義解釋,首先要尋找冬天的桂竹,較不容易遭蟲蛀且彈性佳,其次須將竹子剝片成細條狀,才能開始編織。他說明,待燈籠骨架大致成形後,便會上毛孔較細的綿紗布,不僅在繪畫時較好上色,也因布質較厚,高掛在廟宇更不易氧化或風化。

從編織燈籠骨架、貼上底布,再到圖案彩繪,皆由鄒弘義一手包辦。攝影/許詠晴

「你看其他燈籠都沒有墨線!」鄒弘義自豪地表示,燈籠在畫上圖案前,除須會先在白紙上譜畫出手稿,還會以「墨線」將圖案素描畫上燈籠,再使用水泥漆撰寫毛筆字,圖案則以水彩廣告顏料進行著色,待完成燈籠所有上色部分,最後在表層噴上透明漆,避免水彩及廣告顏料糊掉,即大功告成。

鄒弘義指出,以水彩顏料進行繪畫,燈籠圖案才會看起來生動活絡。攝影/許詠晴
彩繪完成的燈籠在收尾階段會噴上透明漆保護顏料。攝影/許詠晴

鄒弘義說,市面上常見的紅色燈籠,底色容易把圖案吃掉,不易凸顯樣式細節,因此一般較常使用黃底或白底燈籠進行繪畫。他通常會在燈籠畫上「龍圖」跟「虎圖」,也曾有顧客要求「八仙」人物圖,但圖案較為複雜,所以比較少畫。他認為,圖案要以水彩顏料進行繪畫才會生動活絡,而毛筆字除了要寫得生動瀟灑,也要讓觀賞者感到舒服。

鄒弘義通常以較能凸顯細節的「黃底」燈籠進行創作,圖案方面則選擇畫上龍、虎圖。攝影/許詠晴

網路推廣行銷 延續技藝傳承 

嘉義市大天宮監事林宥辰回憶,大天宮在1981年遶境時,為了讓廟宇看起來更莊嚴,且須凸顯年代和空間感,打算採用傳統手工製品打造視覺效果,因而找上鄒弘義訂製燈籠,而那只燈籠是全市他做過最大的一個。

林宥辰解釋,在廟宇中掛上燈籠有標示的作用,不僅能讓遊客一眼看見宮廟的名稱,也能讓大家知道廟宇所供奉的神明。論及至此,他也擔憂若鄒弘義後繼無人,未來燈籠恐面臨無人整修的問題。

鄒弘義將剛畫好的燈籠掛在家門前,用陽光曬乾顏料。攝影/許詠晴

顧客賴坤隆表示,曾在網路上比較過不同師傅的作品,發現鄒弘義的手藝別具特色,且毛筆字體跟圖案都符合需求,加上身為嘉義人理當支持在地藝師,因此請他設計燈籠,且使用傳統手工燈籠更增添敬神的意義。他還提到,為避免傳統手工燈籠失傳,平常都會向朋友推薦他製作的燈籠。

鄒弘義所製作的燈籠不僅受傳統文化愛好者喜愛,更吸引外國顧客前來訂購。攝影/許詠晴

時代雖不斷進步,廟宇舉辦祭祀或慶典時仍有訂製燈籠的需求。鄒弘義強調,透過網路推廣手工燈籠乃時勢所趨,亦為他當前所致力推廣之工作,除能讓更多民眾了解燈籠藝術之美,亦可將此傳統技藝宣揚於國外,而不致就此失傳。

 

延伸閱讀:

傳承一世紀的燈火 老綿成燈籠

宗教結合新舊文化 來艋舺青山紀「大熱鬧」

Posts created 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