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詠馨、蕭咸蓁/採訪報導
淡水早期漁港發達,日治初期更曾一度成為全臺重鎮基地,淡水文蛤便是這裡百年的寶藏。順著關渡宮的燈籠走,就會找到捕撈文蛤船隻的起點——中港河碼頭。家中從事漁業已第三代的黃振興表示,淡水河像是母親一樣,孕育了多元的生命。
現今仍有4到6位漁民依循著傳統的捕撈方法來挖掘。文蛤靠著純天然的成長方式,等到時機成熟後,漁夫才會將牠們捕撈入網。
文蛤的奧秘 「聞」蛤名不知其生
黃振興表示,在淡水這邊的文蛤很有個性,如果用傳統漁法牠會吐沙,但用科技漁法牠就不會吐沙。淡水的蛤蜊除了在河口生長營養價值豐富外,將蛤蜊捕撈上來也是一門學問,吐沙的水質需注意鹹度,蛤蜊耙子的設計也有小巧思。
黃振興說明,蛤蜊直徑只要超過3公分,就有繁殖的能力。透過耙子間隔的大小來篩選蛤蜊,讓小蛤蜊們繼續長大,達到生態永續的作用。另外,蛤蜊殼的紋路與年輪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圈就等於一年。
世紀大發現 文蛤被正名本土蛤
淡水是文蛤的發源地,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佐賀來的麗文蛤,而麗文蛤屬於東北亞的蛤蜊品種,時間一長人們便以為吃到的蛤蜊都是麗文蛤的後代。直到今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發現台灣的蛤蜊與麗文蛤的基因序列相差了9.53%,且在淡水河口採樣都未曾找到麗文蛤的蹤跡,證實了臺灣文蛤為世界上的新品種。
訪問民眾普遍都不太清楚文蛤有被正名一事,對蛤蜊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一般常見的養殖型態。
蛤蜊捕撈的困境 養殖蛤也不容易
根據水試所統計,文蛤的養殖面積高達8100公頃,相當於1/3個台北市。近幾年氣候越來越極端,文蛤們其實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黃振興表示,文蛤最怕下大雨、颱風天。因為下大雨的時候,水將上游水庫的淤泥沖刷下來,由於底泥的密度很密,讓文蛤無法呼吸,造成文蛤死亡。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說明,在現今氣候變遷的情況下,在人為干涉比較少的養殖物種中會最先接受挑戰,例如牡蠣跟文蛤。
對此,張錦宜表示,漁民在文蛤的養殖方法上需要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文蛤的養殖才能持續下去。
淡水文蛤未來 傳統養殖能否延續
蛤蜊與臺灣人習習相關,想要暖和身體,可以煮上一碗熱呼呼的薑絲蛤蜊湯。以傳統漁法來捕撈文蛤能否延續,並且用什麼方式因應,是以淡水文蛤維生的漁民將面臨的問題。
黃振興說明,有一些人可能因為好奇,前來體驗捕撈文蛤的活動,但若讓體驗的人來從事捕撈文蛤的行業,基本上的意願應該不高。另外,張錦宜表示,以傳統漁法捕撈文蛤經濟效益較低,建議可以與當地的一些觀光體驗的活動做結合,就能將傳統漁法繼續傳下去。
現今使用傳統捕撈文蛤的手法,因年輕人從事意願低落,漸漸產生斷層。雖然淡水有推動捕撈文蛤相關的體驗活動,吸引民眾嚐鮮,但是否能將體驗活動結合在地餐廳,促進更大範圍的經濟效益,值得深思。此外,臺灣文蛤正面臨嚴峻氣候的考驗,漁民在養殖文蛤的管理方式需做出改變,文蛤生態才能達到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