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駱奕妤、陳凡卉/採訪報導
回收碎片賦新生 玻璃藝術不遙遠
一般民眾對玻璃工藝品的印象,大多不外乎精緻脆弱和昂貴的擺設;而明明是同樣材質,民眾對果汁與啤酒瓶罐和架上的玻璃擺飾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感,鮮少將兩者相提並論。但在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教室中,從一千多度的窯爐所燒製出來的瑰麗玻璃藝術品,型態與用途五花八門,然而它們的原料竟都出自被回收後的廢棄玻璃。
不璃不器 藝術創造兼顧地球守護
清華大學教授蕭銘芚表示,自己會開始研發玻璃藝術,其實是考量到玻璃這個素材能夠百分百回收再利用;將回收碎玻璃加入新玻璃製作時的原料,不僅能節省製造期間所需能量,更能減少耗費的礦砂。
他在指導研發作品時,也注重與日常生活結合;除了玻璃製咖啡濾杯、夜燈罩、造型擴香,更特別的還有拜拜時使用的線香,美觀且實用的同時還兼顧友善環境的目的。
研製玻璃線香的徐同學笑著說,由於察覺寺廟中拜拜所需燃燒的線香會產生香灰並不環保,希望未來可能透過滴精油在玻璃製的香上替代需點火的香,只要具備虔誠的信念,不必執著於視覺上的煙霧繚繞仍能上達天聽。
回收執行遇窘境 政策斷層難買賣
儘管回收玻璃變身高價值藝術品聽起來是個循環美好的理念,但是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灣在2022年度玻璃回收總重量為19萬7236公噸,是十年來最低。由於環保署規定除了瓶罐玻璃等公告應回收項目外,其餘例如門窗或汽車玻璃回收等是沒有政府撥款補貼以及處理程序法規的,生產出這些廢棄玻璃的廠家需自行與擁有處理對應廢玻璃技術的回收業者接洽處置事宜,也相對難掌握具體回收再利用的比率。
對此玻璃回收業者陳紹緯指出,政府應該更積極的針對除了瓶罐玻璃外的玻璃回收業者設置相關法案以規範流程,讓所有廢棄玻璃都能確實達到循環再利用。
創意衍生高產值 永續利用零距離
除了回收碾成粉末再製作,也有駐島藝術家在外島海灘上,發覺到玻璃在海洋廢棄物中占比不低,於是運用這些被海水打磨過的小巧素材討喜外觀,結合日本傳統修補工藝金繼技術創作首飾,甚至以教學工坊的模式開辦課程。
海廢玻璃藝術家倪苑茹曾帶領澎湖離島的居民一起到沙灘上挑揀碎玻璃,以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居民意識到這些平時在沙灘上遍地都是的小碎片,若經過加工便能轉換成高價值的首飾,由此成功推動當地居民自發撿拾海廢玻璃的浪潮。倪苑茹認為,以教學工坊和首飾售賣形式產生的影響,一方面推廣了廢棄玻璃重複利用的可能,另一方面產生價值的循環,鼓勵更多人願意重視或投入廢玻璃的回收及再製。
海廢玻璃首飾除賦予被隨意棄置的玻璃新生外,也讓海岸環境變整潔。落實玻璃回收除了環保層面的考量,也能避免棄置玻璃對人類或動物造成傷害;同時更有整頓市容的作用。這些玻璃再製藝術的考量,不僅僅是期待拉近民眾和玻璃藝術品的距離,同時更希望建立民眾心中資源循環的永續觀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