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敬、楊宸睿、蔡予倫/採訪報導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長年救援台灣擱淺鯨豚的中華鯨豚協會擱淺處理專員的郭祥廈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郭祥廈於中華鯨豚協會服務逾20年,其工作內容主要為負責台中以北與宜花海岸線的擱淺鯨豚工作,服務至今已處理超過400具鯨豚屍體。由於鯨豚擱淺後能存活的機率相當低,大多都是發現死亡的鯨豚屍體,而郭祥廈會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解剖,或是將鯨豚遺體送回實驗室等待日後解剖、分析死因。
郭祥廈對於目前台灣保育現況深有體會,他指出因缺乏研究經費和鯨豚基礎研究量不足,造成台灣學者過於欠缺對沿海鯨豚的認識。他談到,人類對其族群的生活型態及病理等基礎資訊尚未明瞭,很難針對人類商業活動與鯨豚的衝突做出實質的配套措施,容易導致規劃的政策流於表面。他認為保育研究無法立竿見影,但只要政府願意從研究面著手處理,增加鯨豚基礎研究的經費補助,保育工作就能更為完善。
作為鯨豚擱淺現場的第一線人員,郭祥廈表示擱淺案件不能只看數字,有許多細節更值得被研究瞭解。他舉例,若依照數據顯示,今年瓶鼻海豚的擱淺數量爆發,與往年的經驗相比,整體擱淺數據無明顯變動,但事實上該情況並非正常現象;相對於瓶鼻海豚,而往年經常擱淺的他種海豚,今年案例卻明顯下降。針對該狀況,郭祥廈解釋,沒有經過研究根本無從得知,因此他期望能就品種、種群數量以及擱淺位置進行統計研究,否則單看數字似乎無法推進鯨豚保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