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傅鴻儒、郭思綦、鄭村棋/採訪報導
2023年1月29日一段發佈在日本社群媒體的影片,內容為一名少年在知名迴轉壽司餐廳內舔醬油瓶、吸吮茶水杯,引起軒然大波,不僅餐廳的商譽受損導致股價暴跌,民眾也因擔心食安問題而對迴轉壽司保持觀望,其伴隨的青少年心理問題同樣值得重視。
食安疑慮 引發擔憂
台灣曾在2005年發生「千面人毒蠻牛案」,有心人士通過對「蠻牛 」飲料下毒並放回超商貨架,導致無辜民眾1死3傷,造成社會恐慌。針對此次事件,中國文化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施明智表示,「病毒需要宿主,離開人體後存活時間不長,比起食安,更多的是觀感問題」,因此不用過於擔心。
施明智指出,當口水暴露在空氣時,當中的病毒因失去宿主而喪失感染力和攻擊力,留在食物表面的口水也許會使下一位取用的人感染病毒,但並不存在大範圍食安事件的可能性。
施明智表示,即便「千面人毒蠻牛案」的下毒者在飲料上貼有「已下毒」的紙條,也敵不過因口渴而沒注意看的消費者,最終釀成悲劇。 他也提到,一般民眾在面對刻意下毒事件是防不勝防的,而商家或政府的相關制度改善也難以實現,容易發生「迴轉壽司不再迴轉」等矯枉過正的情形。
同為迴轉壽司的前餐廳員工楊小姐則表示,員工會在每天下班時對公用醬料瓶等器具進行清潔和消毒,在遇到惡作劇的客人時也會馬上制止並處理掉受污染的食物。
至於如何預防類似事件發生,施明智建議,消費者可多加留意商家對於該事件的相關措施,如加裝打開後就無法蓋上的蓋子,以提醒是否已有人「捷足先登」過。
仿效流行 譁眾取寵
施明智直言,台灣「千面人毒蠻牛案」就是效仿日本「千面人事件」的手法,對公共流通的食品下毒並向食品公司勒索錢財,此次事件的少年並不具備勒索錢財的作案動機,而是出於惡作劇的心態,將自己的行徑拍下並於網路上發布貼文,以通過效仿流行文化去得到關注。
施明智指出,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之間普遍存在著跟風模仿的行為,這類現象在日本尤為嚴重。 放眼過往「千面人事件」事件與本案,異曲同工之處在於皆對公共流通食物作案,差異之處在於後者是為搏得關注而效仿。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公佈的調查,2015年至2017年間,日本青少年自殺人數創下 30年來新高。施明智表示,日本青少年群體自殺潮可能因為一本介紹自殺的書,就引起年輕人出於對「英雄行為」的崇拜而仿效,其反映青少年之間確實容易相互影響。
塗抹口水 犯罪要件
律師陳柏翰指出,若該事件發生在台灣,其法律責任可分為民事與刑事兩個部分探討,不過對於少年本身,更應該要追究的是刑事責任。
對於該次事件可用兩則條文處理,陳柏翰說明,首先是刑法191條之一的公共危險罪,主要針對公然陳列販售的商品施以有毒或影響身體之物質,以迴轉壽司而言確實為陳列販售的商品的場域,而少年塗抹口水的舉動符合犯罪的要件。
陳柏翰提及,亦可透過刑法354條的故意毀損定罪,他解釋,該條文所敘的毀損並不只是把物品弄壞才叫做毀損,在食品上使其影響或喪失效用,也等同於毀損,所以在我國有這兩項刑事罪名可以指控該少年。
企業危機處理 重拾民眾信心
該事件爆發當下,業者發布官方聲明並適度營運調整,數日後,日本網友發起網路活動,業者則順勢推出特惠方案。回顧整起事件,前風傳媒行銷企劃總監李珉愷坦言:「基本上企業都會遇到危機,而企業危機的形成大致上可以分為內部及外部因素,其中又各自可細分為人為與非人為的危機。」
李珉愷指出,外部人為危機,是因為外部人士行為而產生的企業危機,就像在該事件中,是因為少年脫序行為而產生意外。他分享,「處理危機公關必須把握五大原則:即時、誠實、負責、展現同情心以及信息一致性」
淡江大學日文系副教授富田哲對此則表示:「日本人的信任會建立在生活習慣上,但在事件後,業者的承諾有給足消費者信心。」他直言,兩者相互影響,能讓企業體在「換雙筷子」的小改變下,再次讓壽司在消費者心中迴轉起來。
Paripi次文化影響 導致脫序行為
「パリピparipi」,源自於英語的Party People。在2014年,一個自稱為Party People的娛樂團體登上綜藝節目《月曜夜未央》,隔年日本青少年間開始流行「パリピ」這個字,稱呼那些愛去派對、狂歡的人。
長期居住在日本的YouTuber施鈺萱補充,paripi次文化於2015年在當地流行,許多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及新聞報導而知曉,立即在年輕人之間快速的傳播,他們熱衷於跑派對,在衣著上也開始相互模仿,盡情狂歡於聚會中。
不過施鈺萱坦言,paripi次文化帶給人的印象並非正面,原因在於其中可能有許多未成年的年輕人,在派對中會有未成年飲酒的狀況發生,也會因參與派對的人彼此相互起鬨,而導致脫序的行為,對青少年的道德認知產生不良的影響。
富田哲認為,此次事件與paripi次文化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他解釋,這個次文化背後帶有年輕人想要分享自己,讓大家覺得欽佩的部分,因此脫序的行為的確有可能發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