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綵茜、盧品安、王小萌/採訪報導
台北市萬華區一家50年老字號回收廠被勒令停業,回收廠因為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規定、環境髒亂常遭民眾檢舉。依《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規定,回收場僅限工業區、農業區和保護區,住宅區不得作此使用。環境安全與衛生受到保障是台北市民的基本權益,如何完善資源回收體系、落實永續城市成為台北市未來的一大挑戰。
雜物堆積 屢遭檢舉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股長吳佳玲提到,過去社區型回收廠以「寬鬆管理」被默許開業,除了減低清潔隊負擔、保障基層回收工作者的權利以外,因為北市居民高度依賴,所以只要沒有收到檢舉,就不會主動開罰及管制。
「台北地就這麼小,鬧區的地都拿來蓋圖書館之類的,如果要設置環保用地有困難。」回收業者A先生(化名)認為,如果回收廠的地權無法更動,一旦被檢舉,輕則罰鍰,重則斷水、斷電,他們苦不堪言也無法徹底改善,只能另尋生路。
吳佳玲表示,「回收物堆積」 最常遭民眾檢舉,他們會透過例行巡查,確保貯存空間並監督業者定期將回收物送至中盤商,避免環境持續髒亂。回收業者遭檢舉有很多複雜因素,贊成設立者認為廣設回收站能解決弱勢拾荒者的生計問題:反對者則覺得回收廠會製造髒亂、影響生活環境還會有消防公安疑慮。
A先生提到:「附近的居民送來我們小盤,沒有我們小盤,怎麼送去中盤?但現在已經被逼到要逐步外移了,當然知道附近住戶有需求,也實在沒辦法。」吳佳玲坦言,回收廠雖然用地違法,但附近居民的需求量高,也讓環保局感到兩難,希望未來都市發展局能著手處理地權問題,共同解決資源回收的困境。
非營利團體「看守台灣協會」,長期關注環保議題、國土規劃及土地政策等相關議題。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若要以「管理取代停業」就需要重新規劃用地,牽涉交通局、都發局、環保局,將是一項長期的巨大工程,但同時也是都市非做不可的基礎建設。
新法草案 創造雙贏
2021年看守台灣協會提出《資源永續管理法》草案,希望取代施行數十年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和《廢棄物清理法》,謝和霖認為:「新的自治條例沒有把重點放在資源回收,回收業者如果一直是非法用地,很難改善環境、增加消防等安全性設施。」他坦言,如此一來,資源回收體系成為惡性循環,附近居民更不可能喜歡回收廠,除非都發局修法將社區型回收更改為日常服務業,才可合法在住宅區設置。
謝和霖表示,《資源永續管理法》草案除了提到都市計畫中預留資源回收區位外,也提及政府需向污染環境產品的責任業者徵稅,並納入「資源永續管理基金」保障回收鏈中的各方權益,唯有公共安全與環境衛生的完善,才能真正的實踐城市永續發展。
「我們不把垃圾場想成是一個髒的地方,它是可以透過設計去改變的。」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教授張學聖表示,地方政府可以引進高科技的處理技術,將回收廠室內化,並利用場外的戶外空間,規劃成休憩場所,打造資源回收與居住環境雙贏的局面。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綠色城市」成當前全球環保趨勢。2021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呼籲,以降低碳排放量、增加可用的循環資源為基礎,藉由各地政府規劃逐步落實環境永續,提高城市的抗禦能力和包容性。
吳佳玲提到,2022年6月通過的《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是將淨零目標入法的全台首例,未來將從減少廢棄物、擴大禁用一次性產品、建置循環容器及提升資源回收率等方向前進,期待與市民攜手共創永續都市。
價格暴跌 補助中看不中用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回收廠火災案件頻傳,紙類、床墊、各種易燃物堆積成主因,不僅讓回收場資產付之一炬,若危及民眾安全,後果將不堪設想。
謝和霖坦言,易燃物的積累可追溯回2014年美國石油危機,中東與美國在原油市場上競爭激烈,造成原物料價格嚴重下跌,塑膠製品價格隨著市場波動變低,加上2018年中國宣布「禁止洋垃圾入境」,美國、日本回收物進而轉賣至台灣等國家,導致國內價格不斷被壓低。
2019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許多回收業者長期堆置廢棄物以等待好時機脫手,然而產生的沼氣使意外風險提高。回收業者透露過去一天下來整台車的回收物可以賣到800元,掉到現在只剩不到200元。謝和霖呼籲:「市場浮動風險永遠存在,未來只會不斷發生,不管原物料價格高低,拾荒者付出的勞動成本既然不變,那政府及生產者就應該背負起責任。」
目前,中央針對台中市關懷資源回收個體戶推出「補助計畫」,以增加其收入。通過中央篩選後,清潔隊將「定時到府」收取回收物,並高於市價收購。謝和霖認為,許多弱勢選擇從事拾荒,就是因為需要更彈性的工作時間,中央及地方推出的改善方案難以符合弱勢需求,其補助方案讓資源回收者們「看得到吃不到」,僅能使少數人受惠。
環境髒亂 專家呼籲轉型
A先生提到設廠8年以來,最常收到民眾檢舉原因是「回收環境髒亂、影響觀感」。他表示:「我們常常被人檢舉,如果同行看生意好想弄你,處理不完啦。」常來變賣回收物的陳阿嬤說:「我兒女都在鄉下,現在我自己一個人。」言詞間透露她一個人無聊時,就會撿拾回收物來賣。
事實上,台灣舉凡焚化爐、回收站等皆屬鄰避設施,民眾討厭但又需要它的存在。張學聖認為,這些令人又愛又恨的設施,其實不只有將其剷除這一辦法。由恨轉愛的最佳案例是「桃園市A7捷運水資源回收站」,桃園市政府將其命名為「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象徵水循環生生不息,讓桃園河川更加乾淨的同時,也不影響附近居民的觀感。
根據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公開資料顯示,原本屬於令人嫌惡的水資源回收站,將廢水處理設備移至地下 ,地面上則改建為「美化景觀綠植公園」,讓捷運聯外道路更加完善。處理後的廢水提供居民免費澆灌,此舉大幅提升民眾喜愛度,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將設施效益發揮最大化。
此外,張學聖表示「公民的參與度」是公共安全與環境衛生議題的關鍵,「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民眾不應該要求方便卻不負擔成本。若政府資訊完整公開,與大眾之間平等溝通,才能更有效的求得共識,將市民帶入城市未來發展的對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