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奕然、馬泓鋒、楊子嫻/採訪報導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的報告指出,全球有6400萬人患有青光眼,其中約有690萬人因青光眼導致中度或重度的視力損害。在當前工商社會的緊湊生活環境下,熬夜、工作壓力、3C產品導致的用眼過度,皆可能引發青光眼而影響視力健康,值得國人重視。
慢性發作 患者易輕忽
眼科主治醫師林宜鴻表示,青光眼的種類繁多,可以區分原發性青光眼、虹彩炎性青光眼及先天性青光眼等。其中,以原發性青光眼最為常見,他進一步說明,原發性青光眼分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及「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前者發作過程多為漸進式,且不會感到疼痛;而後者發病過程多為突發性,通常會伴隨嚴重的頭暈、嘔吐等症狀。
「慢性發作的青光眼,就像溫水煮青蛙!」中醫診所院長林名育強調,突發性的青光眼因症狀明顯,多數時候患者能即時得到妥善的醫療救助,但漸進式的青光眼因發病時間長,當患者意識到眼睛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多會尋求眼鏡行配戴新度數的眼鏡,發現情況未改善並求助醫師時,都已經對視力造成嚴重的影響。
中醫診所院長施丞修指出,會造成青光眼的原因有許多,如用眼過度、熬夜傷肝,都有可能連帶影響眼睛。林名育亦表示,高血壓、糖尿病、高度近視等,也都是造成青光眼的原因;至於使用3C產品是否會提高罹患青光眼的機率,醫學界雖尚未進行大規模的臨床實驗,但從病患中發現,近來罹患青光眼的病人年齡持續下降。
林宜鴻則提到,從健保資料庫得知,高達四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年齡低於49歲,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3C產品的藍光對黃斑部會造成影響,但對於藍光與青光眼的關聯,需待進一步研究。
定期檢查 保健視力
林宜鴻表示,青光眼的治療方式會根據患者的眼壓狀況進行調整,一開始的治療多以點藥治療為主,若患者情況未好轉,再進一步討論雷射與手術的可能性。他強調,青光眼會造成視神經受損,以目前的醫學研究,無法讓受損、壞死的視神經恢復原狀,只能在治療後,減緩或停止疾病的惡化。
目前的健保制度,對於青光眼的治療過程都有進行相關保險規劃,林宜鴻表示,多數青光眼治療所需的藥物、雷射與手術,包括常見的小樑網切除術,都包含在健保給付的範圍裡。
他也建議,確診青光眼的患者,平均約三個月至六個月就應該回診一次,固定時間追蹤眼睛狀況,包括進行視神經的斷層掃描與視野檢查;而普通民眾也應維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同時注意身體健康狀況,降低在未來得到青光眼的風險。
營養均衡 維持良好用眼習慣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日常生活脫離不開手機、平板和電腦等3C產品。施丞修表示,長時間的使用3C產品易導致用眼過度。避免眼科疾病,應從減少用眼量、飲食方面的調整等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
營養師李立慈指出,眼睛保健的關鍵營養素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和DHA。其中葉黃素、維生素C較多富含於深綠色蔬果之中,例如:菠菜、地瓜葉、玉米和南瓜等。
維生素A常見於橘紅色的蔬菜之中,例如:紅蘿蔔、蛋黃、豬肝、地瓜等,DHA則來自鮭魚、秋刀魚、鯖魚等深海魚類的魚油,市面上也常見到葉黃素加上蝦紅素、玉米黃素或是魚油等保健食品,攝取上述所提到的天然食物和保健食品都能達到視力保健的效果。
現代人外食機會多,我們要如何選擇對眼睛更健康的食物,施丞修認為,要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眼壓升高。
營養師蔡濰安也指出,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蔥、胡椒等,和醃製食品,例如:醬菜、豆腐乳、罐頭、泡麵等,易造成鈉攝取量過高引起高血壓、水腫等問題,會增加眼部血管的壓力,都是眼科疾病患者應避免的食物。
此外,施丞修也提到,網路上常被認為對眼睛有益的枸杞其實是中藥而非保健食品,只適合年紀大、體虛的人服用,並不適合太年輕、火氣大的人使用,食用錯誤反而會導致眼壓升高造成反效果。
規律生活 減緩焦慮壓力
青光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除了生理的不適,時常也需要面對極大的心理壓力。除了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的幫助以外,也可以關注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等組織,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意見。
身心診所院長王桓奇表示,在青光眼確診初期,若患者產生憂鬱、焦慮症狀,精神科會建議患者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穩定的生理時鐘與良好的3C產品使用習慣。他強調,倘若採取非藥物治療方式的成效不佳,則會進入藥物治療,患者應配合精神科醫師診視,即使症狀減緩,也不能任意自行停藥。
特定食物內含有的營養素,也可以幫助患者在失眠、情緒低落等方面產生良好的影響,李立慈表示,若患者產生失眠的狀況,應多補充含有鈣、鎂、色胺酸及維生素B群的營養素,舉例來說,牛奶、黃豆製品、深綠色蔬菜與含有堅果類的食物,都是有助於睡眠與情緒的健康食品。
她強調,患者應多加注意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以免加重失眠的狀況。蔡濰安則指出,平日烹煮食物,可以使用原料為米糠,內含有γ- 穀維素的玄米油,花椰菜內含有蘿蔔硫素,也可以幫助安定情緒,是很好的食物選擇。
面對產生心理狀況的患者,林名育表示,不論患者的年紀為何,醫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幫助他瞭解病情,舒緩患者情緒,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王桓奇建議,患者除了接受個別心理治療以外,也鼓勵他們加入病友團體,與擁有相同經驗的病人交流、分享心得,鼓勵患者適應失能情況,回歸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