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亮貽、李婉萍、萬修懿/採訪報導
「中輟生」意指國中、小學生,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且連續三日以上。「中輟生」經常被貼上負面標籤,例如:不良少年、壞學生等,情況嚴重者將會受到輔導關切。然而,他們並非都是不良學生,這些孩子背後仍有許多需要社會大眾深入理解的緣由。
數據背後 問題未解
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中輟生預防追蹤與復學輔導工作原則》內容,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預防、追蹤以及輔導國民教育階段中輟生,除編列經費予各單位,希望地方政府教育局定期辦理中輟生復學輔導督導會報,並協助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協尋,家庭訪問及輔導復學等工作,同時啟動三級輔導機制來加強復學相關輔導。
依《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資料顯示,國中、小於105學年度的總復學率為85.43%,而109學年度的總復學率竟攀升至87.63%,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張雄盛表示,政府的中輟通報單自1994年後都未經修改,擬出的數據可信度低,無法反映出確切原因。
其中個人與家庭因素不斷上升,而學校因素極少,對於通報上是否做到有效的因果檢證仍採質疑的態度,並說明通報系統應該與時俱進,才能使數據資料完整呈現。
建立自信 尋求認同
張雄盛分析,在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後仍無法改善中輟問題的原因,一部分是中輟學生們無法在學業中獲得成就感,長期排行倒數第一、二名,導致他們開始轉往社會尋求認同,還有一部份中輟學生不願返回校園,和家庭因素亦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其中又以單親家庭佔最大宗。
中輟學生們在離開校園期間,經常在學校、家庭以外的地方尋找歸屬,張雄盛舉例,中輟孩童在參與廟宇的陣頭活動,除了靠自己賺取金錢,還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完成一場活動,長期下來讓中輟學生們在校外形成強烈的認同感,而難以再回歸校園。
教育部2021年國小中輟生人數統計數據顯示,家庭因素佔總比76.32%,個人因素佔15.67%,學校、社會及其他因素則都低於5%,顯然家庭對於就學階段的孩童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張雄盛建議政府與民間團體應該更致力於改善家庭與孩童之間的連結,長時間並且持續性的進行家庭輔導。
根據《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統計資料顯示,從105至108學年度,國中、小中輟生之男女比例始終維持約6:4,為了深入了解此種現象,張雄盛分析,國中、小中輟之男性幾乎會在網咖、撞球館、廟宇等地方出現,女性大多則會傾向選擇美容美髮業等,他們分別分布在這幾個地區,以利自己遠離家庭抑或是校園中的課業、同儕壓力。
《學生輔導法》當中則有明確規範,第一級為學校職員、第二級為輔導教師、第三級為專業輔導人員。對於中輟生的輔導,輔導人員可以驅動對班級的關心、進行家訪、個別諮商來幫助中輟生重返校園。此外,學生在被通報輟學後,除了警政人員協助尋找中輟生外,還會有區公所「強迫入學委員會」的人員介入關心,當學生犯法,司法機構也會參與調查,持續關注犯罪的輟學生。張雄盛認為,若要有效協助中輟生復學,則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輔導體制,才得以將中輟的孩子拉回校園中。
激發學習意願 提升復學率
國小及國中為國民義務教育,所有的孩童都必須到校上課,而「中輟生」的問題逐漸成為社福團體關注的焦點,民間成立許多相關機構來輔助這些孩童復學,學校政策及輔導社工也積極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深入的關切背後導致中斷學業的因素。
國中輟學的小玲(化名)提到「家庭」是很重要的因素,父母離異,因承受金錢壓力需要到夜市擺攤賺取生活費,常常工作到凌晨四點,過著日夜顛倒的日子。她的生活重心將課業轉移到工作上,一心致力於工作賺錢來協助家中經濟。
除了工作以外,同住家人的暴力傾向更導致她下班後不敢返家,家中存在的問題使她無法正常的上下學。此外,就學期間她與同儕的關係不好,時常受到同學間的關係霸凌,被班上同學排擠甚至遭受言語攻擊等等,都是造成她不想復學的因素。
在學校方面,螢橋國中訓導主任李欣怡指出:「我們會提供學習動力低落的孩子有趣的課程,例如:手作、童軍、體育、與高職合作技術端的課程。」 盼學生們了解技職及專業教育,對於未來進入職場有直接的幫助,變相給予讓他們回歸校園的吸引力。
螢橋國中輔導主任包康寧提到,學校與任課老師對不同個案採取不同措施,透過一對一的溝通輔導,深入了解學生的狀況再做調整,以提高學生到校時間為目標,或讓學生參與多元能力開發班,讓他們培養課業外的興趣,穩定他們就學的意願。多數會採取降低標準的方式,減少學生於課業上的挫敗感,進而讓他們樂於學習一技之長,降低中輟發生的機率。
摒棄偏見 因材施教
105年《學生輔導法》修法過後,大量輔導老師、社工以及心理師進入校園,彌補班導師無法深入了解每位學生背景的情形。雖然政府積極投入經費以及修正相關法規,試圖讓中輟問題得到顯著的改善成效,但根據教育部公開資料所示,輔導員們的加入並未有效改善中輟發生率之問題,反而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對此,張雄盛建議,政府機關當以「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融入現代所呼籲的教育平等理念當中,撥發部分經費提供各校開設「技藝班」,以提高輟學生們回歸校園的機率。
「中輟生不一定是壞孩子,不一定是想要脫離團隊」,李欣怡希望政府單位、社福機構可以投入更多社會資源,讓中輟學生有望與社會商家合作,實際進入社會當中體驗「賺錢並非想像中的容易。」李欣怡認為,透過這種合作方式,讓學生在過程當中碰壁、認清現實後,就能燃起他們回歸校園提升自我價值的向心。
臺灣兒童權益聯盟理事長林月琴認為,父母若從小讓孩子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及習慣,以建立規律上學的模式為基礎,接著提供職涯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在過程中逐漸了解自身喜好及專長,增加孩子們對於校園生活的興趣,也能讓他們漸漸地融入校園,學習社交活動。
「社政、衛政、戶政、教育要相互配合」,林月琴引用芬蘭教育局曾發表過的言論,評斷現今政府教育體制的不完善之處。林月琴坦言,台灣社會講求分工合作,眾單位各自為政的情況導致中輟問題處理效率不佳,若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各政府機關必須加強溝通、合作,來提升孩子的就學意願,中輟生回歸校園的機會也將逐漸獲得改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