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泳竣、林芳綺/採訪報導
星期三下午一點的社團時間,在台北市中正國小的學習中心內,伴隨著耳熟能詳的樂曲豆豆龍,打擊樂團的成員由十位來自各個年級的小朋友所組成,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練習,期待能有一天可以站上舞台表演,豐富學習經歷。
這些小孩看似和他人無異,事實上卻有著需要克服的困難。特教老師邱利盈表示,一開始是緣起自手鼓課程,而後在企業贊助及極光打擊樂團的幫助下,才促成打擊樂團的成立。起初樂團成員主要是聽覺障礙類別的學生,不過現在沒有刻意劃分,因此參與的學生各類別都有,其中包括在學習上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教學過程艱辛 調整方式應對
台北市中正國小也與極光打擊樂團合作,受邀至學校擔任樂團指導的老師廖培伃談起教學經驗,她提到一開始也曾感到挫折。每位學生有不同的情況需要適應,因此她會調整教學的方式,例如在面對自閉症的小孩,會耐心的和他溝通,也會先第一時間滿足他的需求替他解答,然後才進一步指正學生,告訴他現在應該要做什麼事或完成什麼任務。
但如果是面對比較過動的小孩,反而要選擇忽略他,因為他們通常獲得需求,得到第一個答案後會繼續提出更多疑問,所以這時候要給他更直接的指令,讓他們迅速回到狀態、做當下要做的事情。
開設多元課程 幫助特教學生發揮特長
中正國小特教組組長黃玟鳳表示,現在的教育已經由學習主義轉變為多元學習,也因此學習中心開辦各種類別的課程,讓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發掘自己的長處,點燃自己的亮點。
然而多數人其實對「特殊教育」常有誤解,容易認定是學習能力絕對低落,或是身體有相當障礙的學生才會接受特殊教育,彷彿「特教學生」就被歸類在特殊群體,在無形之中逐漸受到歧視或排擠。
黃玟鳳特別說明,事實上有些特教學生能力相當不錯,甚至是非常優秀的,只是有些必須克服的困難,例如專注力或是互動能力等。
要改變大眾對特教學生的看法不容易,但經過學校在教育端的教導,讓更多人可以理解和包容這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教學生也可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