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全球暖化 NFT搭熱潮做公益

記者 洪衣綾、何瑄/採訪報導

在現今元宇宙熱潮竄起的時代,許多企業、民間團體、創作者、收藏者,紛紛投入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以下簡稱NFT)的領域。利用只要有網際網路就能串流的特性,讓作品可以在全球流通,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更讓小眾藝術作品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NFT利用網路串流的特性,讓作品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攝影/洪衣綾

  • 非同質化代幣(NFT):一種被稱為區塊鏈數位帳本上的資料單位,每個代幣可代表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作為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認證或憑證,如畫作、藝術品、聲音、影片、遊戲中的專案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每一個NFT所代表的物件都不一樣,彼此無法互相取代,也不能再分割成更小的單位。當網路上的創作被打造成NFT之後,因為背後有區塊鏈的技術支持,任何記錄只要被放置在區塊鏈上,就難以被竄改,也無法被輕易複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聞實驗室

每個NFT代表一組獨特的數據編碼,也是獨一無二的數位資產。因為這樣的獨特,吸引大批年輕族群開始投入。其中,有實質證明的藝術NFT,在年輕族群中開始崛起。區塊鏈專家許明恩表示,NFT是一個很新的媒介,如果有讓大家紀念的價值,甚至是可以炫耀,就可以吸引更多現在還沒持有NFT的人,像是換頭像式的NFT就是一個例子。

對收藏者來說,頭像式的NFT除了能為虛擬社交增加身份感,還可以當作記錄生活的證明。為了因應快速變化的虛擬世界,專家學者舉辦多場說明會、展覽,且進入大學校園開設相關課程,結合自身專業及經驗,供民眾了解不同面向且多變的虛擬世界。

NFT吸引年輕族群,專家學者進入大學開設NFT相關課程。攝影/洪衣綾

隨著NFT在全世界掀起熱潮,成為年輕人投資的新選擇。開始出現創作者順勢搭上這股潮流,與環保及公益團體合作推出公益NFT,以在虛擬世界上收購一棵NFT樹,就在現實世界某處種一棵樹的方式,發想獨有的世界觀吸引大眾,同時幫助地球永續生存。公益NFT創作者朱立凱表示,至今團隊已經成功種一萬六千顆樹,透過發行頭像式NFT及實體商品,盼大眾能夠更關注環境議題。

創作團隊攜手公益團體,至今已種一萬六千顆樹。照片來源/pexels

NFT持續發展,面相也愈趨多元,NFT不再只是收藏品、藝術品或單純投資的商品,愈來愈多創作者賦予加密藝術新的意涵,將社會議題帶入作品,提升NFT的附加價值,使收藏者在虛擬世界中也能做愛心,更成為大眾參與公益的管道之一。

創作團隊推出永續NFT,吸引大眾關注環保議題。攝影/何瑄

延伸閱讀:

搭上加密貨幣熱潮 NFT有望成趨勢

Posts created 5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