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古文物跨世代 「紙醫生」延續藝術生命

記者 楊絢羽、宋元祺/採訪報導

博物館、故宮等皆為民眾欣賞藝術品的好去處,在展覽中常會見到匠心獨運的書畫作品,令人流連忘返。而隨著時代更迭,這些歷史悠久的作品還能完好如初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背後最大功臣是「紙醫生」,透過他們努力不懈的維護及修復,才得以讓這些藝術品傳承下去。

經歷風霜的古代紙質文物,已殘破不堪。 攝影/宋元祺

「紙醫生」又稱作紙類修復師,其主要工作是將損壞的紙質文物修復完善。從事紙類修復業已三十五年的紙質文物保存維護技術保存者葉竑毅,曾修復過宋代馬遠《竹鶴圖》及祝允明《桃花源記並詩》等名作,他表示,裝裱功夫是一大學問,首先在揭裱時,需先進行檢視登錄,了解作品的作者、類型等,同時拍照記錄已損害的部分。

紙醫生小心翼翼的修復作品,一舉一動都需輕柔緩慢。 攝影/楊絢羽

對於修復的過程,葉竑毅有一套堅持,像是進行作品解體前,必須先清楚作品的格式並遵循,經由淋洗並待其乾燥後,會在正面做暫時性加固,他提到,這是因背紙在去除過程中可能會薄到只剩下畫心,此時作品基底是不穩固的,加固則可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葉竑毅接著說明,當背紙去除後,會找與原作品材質相近的紙張,並以作品的年代去選擇是否將紙張做舊,將其覆背在接裱完的背面,等一切程序完成後,再把它放在桌面或牆上晾乾。修復的每一步驟,葉竑毅都悉心完成,顯現出他的專業性及細心謹慎。

等待晾乾的畫作佈滿牆面,而牆上殘留的黏貼痕跡正是修復師資歷豐富的證明。攝影/楊絢羽

而走上修復師一職的原由,葉竑毅表示,因求學階段時對一般升學體制不感興趣,而本身對於紙張和書畫有著濃厚的愛好與熱忱,且認為身懷一技之長,對未來較有幫助。為了能進入故宮擔任修復師,葉竑毅再度回到學校進修,朝向自己的目標邁進,苦讀七年後完成學業,最終得以進故宮工作。

對於台灣修復產業的現況,台灣藝術大學古蹟修護學系助理教授邵慶旺表示,台灣文化修復的人才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匠師,如宮廟製作彩繪、木作等工藝,他們承襲著上一代師傅的傳統技藝與風格,著重在創造新的工藝品;另一類為修復師,而修復師的概念是由西方引進,其主旨在於維護文化資產的穩定性,維持古物生命的延伸。      

以修復師在台的就職情況來看,邵慶旺說明,台灣早期並沒有修復師這個職業,因此學校培育的人才,原則上會往一線博物館就職,例如故宮、國家美術館等,而他也提到,近年來因民間與私人美術館林立,匠人們則選擇到私人機構尋求工作。

現今科技發達,其技術也能運用在古物修復,邵慶旺舉例,當紙張被燒毀受損後,看不清紙上圖像時,就可使用輔助紅外線去拍攝,經由紅外線的幫助,就能看出原先的字與圖像。他也補充,若是無法判斷作品年代時,也可利用科技輔助檢驗紙的纖維、材料。

透過儀器的精密檢測,能更好地幫助修復師判斷待修文物的情況。 攝影/宋元祺

身處日新月異的世代,教育體制不斷地在改變,科技也日益進步,現今修復師與傳統匠師已存在差異。但不變的是,他們對於修復文物同樣抱持著強烈的熱忱與責任感,讓熱愛文物的這份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傳統紙紮漸衰 找嘸學徒承技

傳統工藝師江岳哲-堅持紙糊獅頭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