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姵潔、江孟紓/採訪報導
華南國小位在雲林縣和嘉義市的交界處,距離雲林市區20分鐘,這不單單只是簡單的路途,而是蜿蜒的山路,遇到天候不佳時視線更會因為起霧而變得模糊,但仍有多數家長願意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到華南國小就讀。而曾擔任家長會長的楊程超提到,其實校內100多位的學生當中,僅有4位的戶籍是在學區當中的,換句話說90幾位的學生都是從他鄉甚至是其他縣市到此就讀。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最新的統計,臺灣在109學年度總共有884所公立偏鄉小學,他們所取得的資源遠遠不及都市學校,但每個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權利,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要如何改變自己並獲得政府的重視,雲林縣華南國小就是相當好的範例。
華南國小所有的腹地只有一個小操場、一棟教室大樓、幾項遊樂器材,總共有103位小朋友在這裡學習,而「課程」正是華南國小最大的特色。有別於其他的學校,華南國小共有四個學期,分別是春、夏、秋、冬的四季課程,不像一般學校只會放寒暑假,他們的假期總共有四次,每一次都會有大概5到6天的小假期,也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不會因為放長假而落下學習的感覺。
四季課程依照每一個季節給予孩子們不一樣的課程體驗,春天是原鄉踏查攝影課程,讓學童自己當小記者,從企劃的發想、內容的結構,以及畫面的拍攝,楊惠寧主任更是說到,老師除了從旁協助之外,不會插手干涉學童的任何想法,放手讓孩子們自行發揮,更曾有影片被公視PeoPo公民新聞引用。
而在夏天,他們會有自主服務旅行,就好比打工換宿,讓孩子透過自己的能力探索整個世界,並學習在異地獨立,與小組合作,培養能獨立的自己,陳啟政校長說,在某次的自主服務旅行孩子們走錯方向,原本距離一百公尺的公車站卻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不過校長認為如果一開始老師就指引孩子們方向,會養成他們依賴的心理,「面對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要的途徑」校長笑著說道。
秋季有百岳登頂,老師與孩子們共同攀爬山脈,路途的崎嶇艱難,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在過程中互助合作,相互學習,也透過爬山對於自然山野有更近一步的了解。冬季是單車走讀,孩子們將從學校騎著單車進行五天四夜的旅行到墾丁,過程中無論是颳風下雨,孩子們都要堅持下去,一起爬坡,一起曬太陽,一起揮灑汗水,在每次的試騎中也會有許多家長一同陪伴,可能是當交警,可能是騎在最外側,維護孩子們的安全,楊惠寧主任說到,這也是家長們選擇支持華南國小的方式。
華南國小的學童也被這些課程緊繫著,他們彷彿沒有受到年齡的限制,在操場遊玩時,會看到六年級的孩子跟一年級的孩子們玩在一起,知道彼此的名字,知道彼此的喜好,他們的友情都跨過年齡,這是因為在四季課程都是跨年級進行,比如在爬山的時候,大朋友會照顧體力較差的小朋友們,小朋友的天真會感染大朋友們,彼此的互相渲染讓他們的情誼更加真摯。
不只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也同樣不存在著距離,學童總是能輕易的向老師訴說許多大小事,在單車走讀的訓練上也是,不會看到學生自顧自的玩樂,在出發前看到老師的反應是「老師你今天會跟我們一起去嗎!」在休息的時候也不會刻意躲避老師,而是分享著剛剛騎在路上的感想,師生間存在的感情不比同學間的感情差,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會因為沒有距離而失了分寸。
而不僅僅是四季課程,華南國小也有很多特色課程結合古坑鄉的當地文化「咖啡」,每個年級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有的學習咖啡的香味、口感,有的設計咖啡的包裝並寫出行銷企劃,各式不一樣的內容融進課程,讓小朋友們學習到的不只是課本裡的內容,且除了學習,他們更能透過實際的操作,加深對自己的印象。
華南國小的特色課程是對於很多偏鄉小學值得借鑑,人數的缺乏或是政府的不關注也許讓他們更難順利的去執行,但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權利,結合不同層面的文化做切入,讓未來台灣的偏鄉教育能和都市教育所受的資源達到平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