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頌然/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新聞系研究所於本月27日邀請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研究員林昭吟教授以「女科技人三十年 男女別不別」為題,分享她身為女性科技人的從業經驗,以及台灣物理科學研究與性別關係間的現況。
她指出,不論社會價值觀還是社會結構,目前科技男女有別仍然是一個既定事實。然而林昭吟也強調,不論性別,男女都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個人特質,在任何行業上超越性別界限。
林昭吟提及她曾於一次在高雄的物理學演講中,詢問女學生不願加入物理領域的原因,其中不乏自身成績不夠好、程度缺乏競爭力等考量,間接顯示女性不被鼓勵進入物理學領域。
對於社會普遍認為男性數理能力較好的刻板印象,林昭吟直言其實男女的數理能力在小學階段並無很大分別,直到高中階段才開始出現分歧,可能原因包括物理科學需要高度的專注,而女性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包括家庭、社交等影響,例如許多女性在國中階段便開始需要分擔家務工作。
作為物理科學家,林昭吟曾加入各個學術專業社群,包括國際電子電機工程(IEEE)學會、台灣物理學會、台灣磁性技術協會等,期望改變女性在科技研究中的地位,但這些社群中領導階層的男女比例仍相當懸殊。因此林昭吟後來致力於成立現在的物理學會女物理人委員會、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等,這些學術專業社群的領導階層均以女性為主,能更進一步關照女性科學家/科技人的需要。
林昭吟指出,1999年聯合國的物理及應用物理國際聯盟(IUPAP),對於甚少女性加入物理工作的情況提出變革的需要,要求各會員國成立女性物理工作小組,研究男女比例懸殊情況的原因,尋求女物理人的加入。聯合國綜合各會員國的報告,提出要從各層面重視女性在物理學的發展,包括政府、大中小學、研究院、社區組織、研究補助機構等。對此台灣提出了成立支援女物理人的團體、為女性研究者舉辦研討會、成立獎學金鼓勵女性參與物理研究等方案。
此後,女性物理工作小組於2003年改組為女物理人委員會,尋求持續的資金補助以利組織運作。在此同時,聯合國也要求必須有一名男性成員加入擔任委員,協助作為決策人及補助申請人,原因在於高層決策者往往都是以男性主導,許多時候女性聲音難以被注意,因此也需要男性將聲音傳達予上層決策者。由此也看出,性別平權不但需要女性的努力,也需要男性共同前行。
回顧從前,林昭吟表示自小受到母親獨立自主思想的影響,母親成為她人生最重要的榜樣。從小就跟傳統對抗的她,由高中開始開始修讀物理,從此以物理作為第一志願和興趣,考上淡江大學物理系,四年後赴美國維其塔州立大學修習物理碩士學位,成為了人生一大轉捩點。表現優異的她獲得扶輪社獎學金贊助,畢業後繼續在美國休士頓大學攻讀物理博士。
當年的社會普遍存在女性應以婚姻、家庭為前提的期望,,然而林昭吟毅然以自我實踐作為人生最重要目標。林昭吟感恩美國當時的性別平等環境,使她作為學校少數女性物理學生之一,得以順利完成博士學位,後來加入美國德州超導中心參與博士後研究。林昭吟目前擔任台灣大學凝態科學中心研究員,主持數項研究計畫;該中心是唯一成立於大學的研究中心,專門研究新穎尖端的材料和技術。
林昭吟提到,2011年她的研究團隊男女比例各佔一半,可是近年來女性人數逐年下降,直到2018年男性佔絕大多數,可見涉足此科學領域的女性有越來越少的趨勢。林昭吟認為原因之一在於於整體教育環境中的科學教育被邊緣化,同時令女性失去對物理學的興趣。
最後林昭吟指出,科技男女有別在現今社會的確是事實,例如重男輕女的社會價值觀仍然存在;然而在另一方面,家庭中可以建立男女雙方協調分工的概念,國家亦可以為女性提供生育托嬰等補助,從而讓女性得以專注發揮一技之長。無論自身的特質偏向哪一方,最重要是每一個人能夠好好發揮潛能,希望無論在科學/科技還是其他行業,男女都能得到同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