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野生動物防護成效參差不齊

記者 孔緹涵、林妤玟/採訪報導

台灣位於副熱帶地區,獨特的島嶼氣候造就非常多樣的物種,但也因為地狹人稠,不論何種道路開闢,都需移除大量植被,且道路開闢後,噪音、光害等都會對生物造成二次破壞。

其中苗栗縣卓蘭鎮為石虎重要保育棲息地,但在開發道路苗140縣道及台3線與老庄溪的堤防水利工程之後,就陸續發生多起石虎路殺事件,苗栗縣政府因此在今年三月分,在老庄溪下游河段建設兩座跨河的動物友善通道

台灣山巒緊湊,物種豐富。 攝影/林妤玟

但搭建友善通道後,監視系統顯示,啟用初期雖然有石虎探路,但也並未真正使用通道,之後經過該通道也不是以石虎為主。苗栗縣政府表示,石虎平日居住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草地、森林和農地,主要的生存威脅以環境破壞及誤入人類誘捕措施為主,其次嚴重的就是路殺。

由於石虎生性機警、一般人較少能直接目擊,苗栗縣政府需要重新評估通道內的措施是否適合石虎原本的棲息屬性,增加誘導裝置打造讓石虎熟悉的空間,才能真正的幫助到他們。

瀕臨絕種的石虎示意圖。 拍攝地點/台北市立動物園、攝影/林妤玟

路殺事件頻傳 政府加強調查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的動物組助理研究員林德恩表示,路殺減緩跟生態復育其實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路殺減緩包含蒐集資料跟觀念的推廣,而生態復育跟物種、生態系統有關,牽扯層面廣泛差異性非常大,所以會分配給生態復育中心的研究人員,每個人都有各自負責的領域去做相關的研究和後續建議的提出。

其實大部分地區不會做路殺調查,只有少數主管機關單位會自行去做,例如國家公園和高速公路局,會針對自己的轄區進行路殺調查,所以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才推出所謂「路殺社」的一個公民科學計畫,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關心自己的環境。

只要在路上看見死亡的動物就可以把資訊回報給路殺社,也可以將路殺死亡的動物送到研究中心,透過這樣的方式蒐集資料,就能找到路殺熱點以利改善。過去十年來,至少有6000人曾經回報過,總共有將近19萬筆的路殺資料。

林德恩說當有了這些路殺資料之後,農委會就可以整理出細節並開始跟該地區的管理單位接洽,想盡辦法讓他們了解它的意義跟重要性,然後參與改善。過去三年來,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和公路總局合作,針對全台的省道做完整的盤點調查,特別是石虎路殺熱點的苗栗、台中跟南投,針對這三個縣市做出改善,成為防治路殺的重大突破。

研究中心也協助公路總局建立道路自主調查,工程人員在每周的例行性道路養護巡查的同時,順便調查路殺動物,調查報告就能作為未來他們在做道路檢測的重要參考。

林德恩說,因為道路的特性差異非常大,路殺社在執行道路檢測時,會依照道路特性用不同的方式來執行。

例如國道為封閉的道路系統,一般民眾不能在國道道路上停留,所以國道的路殺情況會由高速公路局調查。調查方法也比較特別,由每天執行國道道路清掃的清潔隊,在清掃的同時紀錄在道路上死亡的動物,清掃的過程中,前面會有前導車,後面會有防護車輛以策安全。當他們建立了資料後,會將資料回傳給高公局,再交付相關單位改善。

多種生態廊道 補救措施需時時監控

像這樣開闢林野,對野生動物的補償措施早在十幾年前就受到重視,類似亡羊補牢的案例在台灣非常的多。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動物穿越道路涵洞」,是因為記錄到大量人為造成的動物傷亡而規劃的措施。

而位於墾丁的「護蟹帆布長城」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清華大學教授曾晴賢合作建置,在此計畫之前,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曾經協助綠島,用類似的方法做出防護圍籬引導路線護蟹。

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為了避免動物路殺,創建通道。 攝影/林妤玟

林德恩研認為,曾晴賢老師應是看到綠島的案例成功之後,調整為用帆布的方式擴大辦理,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作為推動主力,民間企業提供經費贊助,和社區一起推行這個計畫。但實行了兩年後,2019年才發現陸蟹獨特導航機制反而被帆布阻隔,無法順利被引導,迷航狀態導致母螃蟹被迫半路生產,形成死胎,因此緊急停止該計畫。

另外2018年政府打造了連接海岸、中央兩大山脈的縱谷生態廊道,林德恩說因為牽扯到不同的管轄權,是好幾個單位一起合作完成的。參與單位包含花蓮的林管處、公路總局、鐵路局,還有在地的學校和社區,主要都分布在花蓮地區。

這項工程屬於「國家生態保育綠色網路計畫」,會在兩座山打造一條「虛擬生態廊道」,它不是真實的構造物,而是用種植樹木的方式建造出綠色植物帶,重新縫合原本被道路破壞的生態網。

在通道所涵蓋的範圍裡面的土地會去減少對動物有害的毒植物,讓動物在通行時候比較不容易中毒,也會在路邊做一些簡單的設施例如圍籬,引導動物避免被車子撞。林德恩:「我們去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它變成是一個動物可以使用的通道而不單純只是一個人工構造物。」

台灣的物種繁多,卻也因為土地小而非常容易被破壞,除了能一開始就依生態工法,將環境保育劃入施工工程,在建設結束後也要定期觀察檢討,避免生態破壞的連鎖反應。另外不管是怎樣的生態廊道,都要定期依照監測畫面調整計畫內容,監測該區的「指標物種」。

以縱谷生態廊道來說,地區內以哺乳類動物為主,特別是石虎為第一優先,相關單位會針對這些動物去架設非常多自動相機來拍攝,判定有哪些動物使用,以及動物在通過生態廊道的情緒是否穩定。

生態議題 政府民間共同努力

紫斑蝶會大規模遷徙,途中行經國道3號林內路段,快速行駛的車輛往往造成大量紫斑蝶死傷。為了改善路殺情況,每當紫斑蝶北返的季節到來,只要飛越護網的紫斑蝶數量每分鐘超過250隻時,即啟動封閉北上部分外側車道及路肩機制,減低車子氣流與紫斑蝶們飛行的衝突,讓飛越的紫斑蝶能更安全的通過國道。

台灣擁有「蝴蝶王國」的稱號,每種蝴蝶都是珍貴的資產。攝影/林妤玟

目前高公局正在推動的計畫為「國道綠色基盤設施建構暨環境復育計畫」,主要是聚焦在國道綠色基礎設施的盤點。計畫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蒐集國道沿線可以成為綠色基礎設施的潛力點位,將其作為一個生態手段並改善及提升,像是橋樑、排水箱涵等設施。

第二個部分是國道沿線植物課題,高公局針對國道周邊的植栽進行研討。因為國道貫穿整個台灣,而北、中、南皆為不同的氣候環境,沿線植物的樣貌和生長狀況也不一樣。所以高公局將針對此課題去做相關議題的研擬以及提出改善方針。最後一個部分就是國道動物路殺致死相關議題,高公局每年會持續彙整相關數據資料,並做出累積跟更新。

穿山甲也是道路致死的受害動物之一。 攝影/孔緹涵

每個人都是社會上的螺絲釘,不管對生態了不了解,只要願意關懷環境並從自身開始改變,都可以對環境做出貢獻。例如減少一次性使用品的使用,防止汙染物質進到環境中,就可以減少物種死亡的機會。如果能用自身專長共同參與生態保育的議題,成效就會更顯著。

生態工程不馬虎 永續發展需向民間推動

近年來生態的永續發展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在日趨進步的現代社會裡,進行開發、建設工程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環境保育。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生態工法諮詢小組的定義,生態工法為「基於對生態系統之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而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方法」。

生態工法的理想狀態是,在開發前就對地區的物種有完善的了解,進行建設時不去破壞生態。但早期的台灣以經濟導向為主,有四、五十年生態保育觀念的空白期,所以相關團體現在幾乎都還在彌補以前的缺失並做改善。近年來,各單位配合民間做生態工法的宣導,施工的公司也逐漸明白生態檢測跟環境影響評估的重要性。例如蘇花改公路在建設的過程中,就同時做很多的動物調查去預防路殺,而不是發生後才再補救。

進行生態工法比較困難的部分在於,已經掌握資料並明確知道是路殺熱點的地區,當地管理單位卻不一定有經費可以改善。若是國家公園或是都會區也許還有可以編列的經費,但苗栗、雲林、南投這些偏鄉地區的政府財政並不寬裕,偏偏這些縣市又剛好是路殺案件最多的地方,所以特有生物研究中心開始和企業合作,透過企業認養或是企業支持的方式,讓議題可以接觸到社會各階層。

台灣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高級專員施富雄表示,若想要因地制宜找出適合的生態工法,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且事前評估步驟繁雜,台灣缺乏專業人員及相關工法經驗,所以可能會在未經評估的情況下,在不適合生態工法的地方建造出魚目混珠的設施,例如生態池就引起登革熱的爭議。

台灣的島嶼面積很小,大部分的土地為私有地,再加上台灣過往行政體系的關係,土地的管轄區域非常零散,當要建立大規模的虛擬生態廊道時,需要和非常多單位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常常遇到許多問題。以工程單位為例,工程單位會認為「我是負責監督這個設施的安全,生態保育跟我無關。」偏偏管轄權又在工程單位手上,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在建設前必須經過工程單位的同意,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去說服、溝通,並讓管理單位參與編列足夠的經費,才能達到改善的目標。

在道路旁的動物通道會有反光牌來提醒駕駛。 攝影/林妤玟

邊建設邊修復地球 都市裡也能「生態工法」

如果有生態工法是適用在動物上,那麼有沒有人類也能共享的設施?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儼然成為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衍生出水汙染、物種滅絕等議題。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採用「JW生態工法」去修復環境,希望號召更多年輕人一同了解何謂生態工法及其對未來的重要性。

居住在城市裡面已經是現代人的趨勢,人越多的地方基礎建設越發達,生活也更方便。但台灣部分地區仍經常淹水,因為早期在開發時很少會考慮到自然循環及生態。在這樣的背景下,現有的道路無法透水且依賴排水系統,需要施作JW生態工法改善這些問題。

生態工法的核心概念是物質的循環,目標在於形成自然的循環過程,在都市裡面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其實很困難,經由JW生態工法,讓自然循環變成可能。

生態工法分為既有的及新建的兩種,既有的生態工法,不是去打造生態而是去維護原本的生態,將原有的人為建設中不透水的地方改建成用許多孔洞透水。像是黎明中學裡,全校的道路鋪面都已經用JW生態工法改建,下雨時,雨水滲透到地下後儲存再利用,形成一個自然水循環,也就是永續水資源的概念,如同「校園水銀行」。不需要建水庫,而是經由自給自足的方式達成水的平衡。

另一種是新建的生態工法,在新建或現有都市裡,可以藉由JW生態工法的使用留下雨水,不需要排水溝,且讓髒水及雨水直接排到地底下進行分解,成為新的循環且不需要去破壞自然生態。永續生態工法發展協會專員施富雄表示,傳統的建造水庫其實就是一個違反自然的過程,對生態擾動極大;而且因為道路建設平常不讓水流到地下去,只能一直花老本使用地下水。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導致淹水,形成惡性循環。

台灣年雨量約達2500毫米,卻是世界第18個缺水國,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把雨水留住,雖然政府民間都知道要做,但卻做不了,問題依舊存在。他希望能在都市化的建設當中,經由JW生態工法解決儲水、汙染及熱島效應等問題,目標是讓城市本身成為一個「水銀行」,下雨時不管是暴雨或小雨都可以把水存進去,需要時再抽出來用,取用之後也不浪費,可以淨化後再存回去,自給自足落實永續自然循環。

用許多細管疏通水災,用存下來的水救濟旱災。攝影/孔緹涵

延伸閱讀:

當保育不再是紙上談兵 ​看各界如何動員護石虎

友善農地 苗栗種植「石虎米」 推廣保育

Posts created 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