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財經科技

數位排毒!暫時放下手機 對抗低電量焦慮

記者 王宥家、陳文馨/採訪報導

在現今的社會,手機已成為生活中必備的工具,而手機的電量更是每日需要擔心的問題,有些民眾在手機電量過低時,心裡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狀態,此種現象被稱為「低電量焦慮症」。

資料來源/Digital Report 2020、製圖/陳文馨
捷運上處處可見民眾低頭滑手機的現象。攝影/王宥家

平時上下班搭程捷運時能發現不少民眾在低頭滑手機,有部分民眾更是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深怕手機會突然沒電,一旦沒電就容易引發焦慮的問題,在板南線中能看到民眾幾乎是每人手中都拿著手機,不是在追劇,就是在傳訊息、玩遊戲。

「滑手機」似乎已經變成台灣民眾的生活常態,一有機會就將手機拿出來滑。若平時遇到手機電量不足會產生哪些情緒呢?民眾陳小姐表示,她都將提款卡的密碼記在手機中,若沒電的話會因為沒辦法提款而感到焦慮,民眾張云榕則說手機沒電沒辦法聯絡到人時會感到焦慮。

民眾使用捷運提供的充電站為手機充電。攝影/王宥家

民眾遇上手機沒電引發焦慮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共通點都是手機與每個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而根據Digital Report 統計,在2020年台灣人口成長只上升了0.2%,但網路的使用率卻高達86%,而台灣人每日平均花了八個小時在網路上,其中又有一半的時間是使用手機上網,這顯示民眾在生活當中不知不覺開始仰賴手機,導致不少民眾有成癮的現象。

根據Digital Report 統計,在2020年台灣人口成長只上升了0.2%,但網路的使用率卻高達86%,而台灣人每日平均花了八個小時在網路上,其中又有一半的時間是使用手機上網,顯示台灣民眾對手機依賴程度十分的高。 資料來源/Digital Report 2020、製圖/陳文馨
在等待捷運的過程中,不少民眾會拿手機出來滑。攝影/王宥家

要如何減緩這樣的情形,世新大學心理系的兼任教授劉蓉果建議民眾在手機沒電時,不應該設想糟糕的狀況,而是應該想著趁沒電時可以過著不需依賴手機的生活。

民眾在捷運上使用3C產品傳訊息及玩遊戲。攝影/王宥家

近幾年有人開始使用數位排毒的方式,劉蓉果表示,所謂的數位排毒就是讓自己和科技脫離一段時間,例如將手機的應用程式分類,規劃自己在什麼時間該用哪一類,而不需要時時刻刻拿出手機,藉此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或是在通勤時養成不使用手機的習慣。

雖然一開始民眾還是有可能會感到焦慮,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會慢慢形成一種習慣,變成是一種自己能舒服使用的方式,將使用手機的主導權回到自己身上。透過用數位排毒的方式,減緩科技對自身造成的傷害,讓生活變得更健康。

  • 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指人們關上電腦和放下自己的行動裝置,放下職位和身分,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不用任何網路和外界連絡,就像回到小時候,享受單純簡樸的生活。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一機在手好方便 您也有手機成癮症嗎?

手機過度使用 傷眼又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