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影/李凱欣
文教生活

「機」不可失 小心焦慮找上門

記者 沈麗容、李凱欣、江芝語/採訪報導

在科技時代,許多人都擁有智慧型手機及行動網路,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民國107年所公布的「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手機持有者曾透過手機上網的比率達到88.2%,平均一天花將近3.5小時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然而,雖然民眾知道智慧型手機能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卻可能忽略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人手一機時代,手機族使用手機上網,數量年年攀升。 製圖/鄭妤安

 

然而,過度的依賴手機也將對生活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就讀台北市立大學特教系的學生高詩閔表示,平時經常使用手機聊天、討論報告或是玩遊戲,每天使用時間至少有三到五小時,睡前也一定會使用手機,而且若手機不在身邊,便會開始感到焦慮,擔心與人失去聯繫。手機及社群媒體的出現,讓現代人生活更加便利,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LINEMessenger等社交通訊軟體來聊天、討論事情;想要查詢資料、閱讀新聞,則可以利用GoogleFacebook及新聞媒體的APP。民眾漸漸習慣使用手機處理各種事務、享受智慧型手機帶來便捷生活,人們也因此更加仰賴手機。 

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影/李凱欣

根據衛福部研究員林煜軒團隊20193月在《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第110期發表的結果顯示,在睡前使用手機會延遲睡眠時間,而長期當「低頭族」也將使頸椎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造成頸椎問題。

除了這些生理上的負面影響,心理上的影響也不少,「手機成癮」、「無手機焦慮症」等新名詞,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一一出現。諮商心理師蘇湘涵指出,過度依賴手機可能加深使用者的焦慮、憂鬱等情緒,減少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訊軟體及社群媒體也減少現代人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各種社交通訊軟體使人可以躲在螢幕後與人交流,但可能因此讓人缺乏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溝通的技巧。

高育仁表示會產生社交焦慮通常是因家庭背景與自身經歷有關。攝影/李凱欣

諮商心理師高育仁表示,當人本身缺乏自信心、並處於壓力狀態,又因觀看社群媒體,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時,社群媒體便將成為一種刺激,影響與他人之間的社交往來,不但會使人感到焦慮,更可能轉為「社交焦慮症」。

蘇湘涵也提到,焦慮症相較於其他疾病,病識感相對較低,且容易和其他個人特質如害羞、多慮等進行連結,因此容易被忽略,也較難被確診,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因為共患疾病,像是憂鬱症等前往求助,經過諮商師了解、分析後,才發現患者其實罹有社交焦慮。

在便利的生活中,現代人似乎受到手機科技的綁架,生活習慣也受到影響,同時各種負面影響也開始找上門,在使用者尚未察覺時,悄悄破壞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在行動裝置使用習慣上取捨,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

現代人常因過度使用手機,忽略現實生活而讓負面情緒找上門。 圖片來源/Unsplash

社群媒體恐生焦慮 諮商師:各有利弊

社群媒體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能夠隨時分享自己的照片、心情及生活點滴,朋友也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關心和回應,但長時間下來,卻會導致現實生活中人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少,使社交能力下降,變成使用社交媒體交談時暢談無阻,實際與人交流時卻不發一語的狀況。

蘇湘涵建議患者可透過肌肉放鬆來減緩焦慮的症狀。攝影/李凱欣

對於許多民眾習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日常生活點滴,蘇湘涵指出,易罹患社交焦慮症的人本身就覺得自己不好,在看到社群媒體上的美好事物後,也將提高焦慮感,使本身的負向思考症狀更明顯,這些都是相伴而來的,社交焦慮症同時也高機率伴隨其他心理疾病,如憂鬱症、自戀人格及邊緣人格等。

就讀大學的小米(化名)剛入學時,發現自己沒辦法與人群接觸,也無法順利的適應大學生活,心裡總會擔心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更會只因為同儕無心的一句話就在內心糾結許久,常常都不想去上課,即便換了新環境也沒辦法改善。情況最嚴重時,去便利商店都會不自覺感到焦慮,甚至冒冷汗,甚至寧願整天待在家中使用LINEFacebookYouTube,也不會想特別出門。

後來因為驚覺到這個狀況日益嚴重,小米才主動尋求醫師的協助,並配合藥物治療;目前小米透過與動物相處的過程,獲得心靈及精神上的安撫,舒緩自己焦慮的症狀。

社群媒體除了易讓人產生相互比較心態、使患者自卑感上升之外,也可能成為逃避現實的一種工具;社交焦慮症會使患者不想出門或不敢面對大眾,如遇到需要面對公眾時,不但可能出現緊張、盜汗、說不出話的情況,甚至會引發噁心、嘔吐或心悸等症狀,這對患者來說都相當困擾,嚴重可能導致輟學或失業。

 

擺脫焦慮症 從自身開始

青少年時期為社交焦慮症的好發年齡,在此階段中,人們會開始向同儕、社會尋求認同與接納,如果在人際相處過程中受到負面影響,有可能導致青少年患上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者不敢面對大眾,可能出現緊張、盜汗、說不出話的情況。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社交互動中時刻感到緊張、害怕、擔心自身行為被人檢視、嘲笑而手抖、心跳過快與呼吸不順暢等不成比例的焦慮都是社交焦慮症的前兆。民眾可以透過李勃維茲社交焦慮量表來測試自己的焦慮程度,但如果這些造成心理與生理上極度不適的症狀持續超過半年以上,就應該盡速尋求諮詢檢查。

民眾可以透過填寫李勃維茲社交焦慮量表所得到的總分初步評量自己的社交焦慮程度。資料來源/Social Anxiety Support、製表/李凱欣

  • 李勃維茲社交焦慮測量表:李勃維茲社交焦慮量表(LSAS)紐約州精神病學研究所精神病學家兼研究員邁克爾·李勃維茲於1987年開發的簡短問卷,其目的是評估患者在社交互動與演出時所表現出擔心的範圍,以幫助診斷社交焦慮症。該量表有24個項目,通過測量人們在社交互動中的恐懼與迴避程度,來初步檢驗是否患上社交焦慮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部分社交焦慮症患者會害怕與外界接觸而不出家門,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交流,久而久之社交能力變得越來越差。對此,曾任世新大學諮商中心主任、現為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的江文慈表示,會對於前往求助的同學提供個別甚至是團體諮商,讓面臨社交焦慮的同學進行社交技巧訓練以及參與更多的互動來改善情況。

除了進行諮商對談,江文慈也提到,認知思考也是患者需要重新學習的一部分,進而糾正患者時刻認為別人都在評論自己的錯誤思考。

李訓維表示,會來求助的人通常是有工作上或其他情感需要。攝影/李凱欣

至於社交媒體是否將導致社交焦慮嚴重化的疑慮?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李訓維認為,社群媒體對社交焦慮患者有利有弊,一方面讓患者透過社群媒體交流得到緩解,另一方面則將使患者的逃避現象變嚴重,甚至有可能發展為網路成癮。

李訓維說明,焦慮與恐慌都是一種情感表現,所以在實質治療方面,一開始會先接納患者的情感,幫助他們釐清情感背後的想法與反應,最後把患者的行為重新定義,再進行行為練習與面對自身恐懼的情感。

針對患者康復所需的時間,李訓維指出,若患者積極接受治療,輕度患者只需要大約半年的時間,而重度患者則需要大概一到兩年的時間才會有明顯的改善。

高育仁呼籲,具有憂鬱及社交焦慮症狀的民眾,可以多去運動舒展身心及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唯有先了解最真實的自我,才能夠找到方法去彌補那些自我缺乏的地方。

除了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心理師協助外,面對社交焦慮問題的學生可以尋求校內諮商中心的幫助,民眾也可以透過撥打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等輔導專線進行諮詢及自我救助。

政府及民間團體提供輔導專線供民眾諮詢。製圖/沈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