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育琪、李昀、張祐瑜/採訪報導
你今天洗衣服了嗎?洗衣是人們每天的例行公事,不過在將衣服洗乾淨的同時,可能已經製造出數十到數百萬環境殺手。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調查指出,平均洗一次衣服會釋放70萬根微纖維(microfiber)隨著下水道流入海洋。海洋內30%的汙染來自微塑膠,其中35%來自人造纖維。進入海洋的微纖維被生物誤食後,最終將經由食物鏈回到人體。
無所不在的微纖維
微塑膠(microplastic)是指長度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包含塑料微粒、塑膠柔珠、人造纖維和塑料製品的碎裂物。人造纖維指的是尼龍、聚酯、壓克力、彈性紗等日常織品中常見的材質,這些材質的面料在清洗、磨損與拉扯的過程中,會將微纖維以肉眼無法看見的大小釋放到空氣和水。
除了洗衣釋出的微纖維,上游布料的製造端在生產時也會產生大量微纖維。集盛紡織公司業務許悅恩解釋,大部分成衣追求柔軟、棉感的觸感面料,除了天然纖維能製作出富有手感的材質之外,合成纖維透過加工也能達到相同效果。
許悅恩舉例,像是人們冬天熟知的刷毛衣物是將一塊厚實的布,用機器以磨毛或刷毛的方式讓表面出現毛茸茸、溫暖的觸感。然而就在這樣又刷又磨的步驟中,會產生大量細毛飄散到空氣中。比較細心的廠商會在機器外圍上塑膠布,避免超細纖維懸浮,最後將這些纖維集結成球後丟棄;較不重視的廠商就會放任這些纖維、細毛隨處飄散,不僅造成空氣汙染,也很可能經人體吸入。
汙染食物鏈 生態藏隱憂
在紡織流程中,製布的下一步驟即是染整。許悅恩說明,染整會將未染色的「胚布」染色、水洗等一連串步驟,屆時排放的廢水除了包含不同的化學成分之外,布匹中的微纖維也會一同釋放在內,就算經過工廠及汙水處理廠過濾,最多也只能將50%的微纖維攔下,其餘終究會流入河川、湖泊和海洋中。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葉俊閔指出,環保署於2018年針對台灣89處自來水淨水場,採集100件清水樣品進行微型塑膠纖維現況調查,其中44%檢出微型塑膠,含量為每公升0〜6根。而根據美國華府非營利媒體Orb Media於美國、歐盟及印度等10多個國家,進行159件自來水微型塑膠檢測結果,其檢出83%,含量每公升0〜57根的微纖維。相比之下,台灣目前的汙染情況遠低於這些國家。
同被列入微塑膠的柔珠,環保署已訂定在2020年全面禁售,但是一次性使用塑膠仍為汙染大宗。海洋保育署組長徐仲禮強調,開發程度愈高的國家,水體中受微纖維汙染愈嚴重。微纖維汙染雖然目前看似對台灣毫無影響,情況也並不算嚴重,實際上卻會因為無法被大自然分解,堆積在環境以及生物體中,形成食物鏈汙染影響全球。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國勤說明,因為微纖維體積小,若被較小的海洋生物食用,例如浮游生物,將造成腸胃堵塞讓細胞受損;更嚴重的是,這些微纖維會吸附環境毒物,對生物造成二次傷害。目前對於中大型生物和人類,尚未看見微纖維導致直接危害的證據。但是大海為汙染流向的最終場所,無論何種型態的塑膠或毒素,皆有可能在生物體內累積且無法排出,造成相當大的負擔。
責任生產與責任消費
生產製造的源頭與終端是息息相關的,在快時尚服飾產業中,為因應消費者的購衣需求,各成衣廠生產大量流行性強、替換率高之衣物。然而生產過程中,會排放溫室氣體、廢水和產生廢棄原物料。根據歐盟所推廣的永續利用宗旨,生產端及消費端都應該遵守環保的社會責任。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組長李若華說明,如果消費端能更重視成衣的材質、洗滌標籤及正確洗衣方式,那製造端勢必會因為消費者習性的改變,發展出更環保的織品並標示出更明確的織品成分標示。其中正確的洗衣方式,例如套上洗衣袋、用正確的溶劑洗潔,都能大幅改善洗衣過程中微纖維釋放至水中的比例。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組長李若華也在此呼籲:
不應將造成環境汙染的壓力完全歸給生產端,生產與消費實為相輔相成、互相牽制的,若兩端能同時注重環境保護,那麼就不必耗費龐大的成本,來解決生產端的過量供給及消費端的隨意丟棄。
廢棄織品回收 舊衣的歸宿
快時尚風潮改變了民眾隨季節購入新衣的頻率,琳瑯滿目的新衣在各式通路販售,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品上市,新衣的到來使舊衣變成燙手山芋。過去認為捐贈二手衣物給開發中國家或偏鄉地區是環保的處理方式,然而由經濟學家皮翠拉・瑞沃莉所著的《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就提到,大量的舊衣捐贈將會嚴重影響當地成衣經濟,因此當地政府開始限制各國二手衣物的捐贈。
少了捐贈的管道,根據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原料及纖維部主任安大中表示,全球服飾每年產量超過5300萬噸,生產損耗及掩埋焚燒高達4500萬噸。僅有15%的舊衣能透過二手服裝店再穿著,或是製成抹布、拖把,然而整體原料回用及循環再利用的比例更為微小,剩餘85%廢舊紡織品的處理方式只能丟棄,淪為垃圾焚燒或掩埋。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原料及纖維部主任安大中表示,現今有些成衣品牌發起舊衣回收活動,想找出廢棄織品分解再利用的方法,不過目前仍沒有技術能有效解決問題,最大的瓶頸有三個原因:第一、織品多為混紡,材質不單純造成分解困難;第二、衣物上多有縫線、鈕扣、拉鏈等裝飾,拆解需花費更多人力不符合經濟成本;第三、織品本身的染色、印花和其他化學藥劑會在分解中產生雜質,影響分解品質。
安大中說明,近15年內快時尚風潮興起,衣服成為拋棄式產品,其生產成長率每年都在翻倍成長。然而全球約有一半以上的衣物最終落在掩埋場,而掩埋只是眼不見為淨,因為這些廢棄織品無法自然分解,因此研究出織品有效的分解方式,是目前各國研究學者極力研究的內容。
循環經濟 環保回收粒子
雖然尚未找到廢棄織物回收的方法,安大中說明,市面上已有成衣品牌致力於發展環保回收纖維,利用原料廠的廢紗、廢布塊或採用海洋廢棄物、漁網等重新生產塑膠和纖維級粒子,開發出100%的回收環保紗,即是循環經濟的一環。循環經濟所包含的三大要點為:第一、可發展性;第二、符合環保;第三、社會進步。
首先,可發展性著重於再製品經濟價值的提升。將廢棄塑料透過重新設計,發展成跳脫衣物的製品,像是將塑料與木粉融合成塑木,製成建材、家具等,或做成較不需追求細膩質感、大面積的地毯和落地窗簾。提高運用的多樣性,讓製造商因為過量生產所形成的剩餘物,增加二次利用的機會。
其次,符合環保是循環經濟最初的目的。在將不同材質的纖維分離、脫色及解聚的過程中,也應注意碳排放量,避免在加工時製造更多溫室氣體,降低水汙染,達成環境友善。
最後,關於社會進步分為兩部分,一為前端生產製造的技術提升,避免微纖維的產生;二為教導消費者正確的購買觀念,讓消費者能夠自發的保有環保意識,因為兩者相互正向影響且密不可分。
安大中補充,未來對於循環經濟的方向主要在技術的克服,像是衣服上的鈕扣、拉鍊、裝飾等材質的異同,都會造成分離異質的困難提升。若能從源頭就設計出材質統一、成分單純的衣物,讓回收時只需要解決染色或脫色的問題,將大幅提升循環、投入更廣泛的運用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