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羿蓉、雷梓萱/採訪報導
近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每日下午都會舉辦疫情記者會,而備受關注的,除了疫情的最新資訊外,便是手語翻譯員。在部長陳時中、政府官員及記者發言提問時,手譯員便會用手語及臉部表情表達語意,也因為他們在記者會上的精確翻譯,使得手語又重新被大眾重視,吹起一股手語熱潮。
手語翻譯員蕭匡宇表示,很多人都願意來學習手語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大眾能了解使用手語的這些聾人族群,以及他們的需求和文化。
其實有不少協會及團體在台灣深耕已久,提供相關手語翻譯協助。其中,台灣手語翻譯協會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服務聾人,每週在台北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開設課程,針對聾人孩子的手足及父母,分別設立孩童班及家長班,協助有聾人孩子的家庭學習如何用手語進行溝通。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表示,其實手語是很能夠幫助我們溝通的第二語言,希望這次因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而備受重視的手語,能藉此轉化成一個正能量,讓更多人願意投入手語翻譯,這也會讓身為手語翻譯員的他們,從中得到更多成就感,並對未來有更高的期許。
而中華民國聾人協會每週一在樂學空間開設的手語時事應用班,上課學生不僅有聾人朋友,許多對手語有興趣的同學也前來參加。
口語課程老師牛暄文表示,有的學生是覺得說好玩,想說可以學習另外一個語言,也有些人想做手語翻譯員,或是想要去服務聾人朋友。學員雖然因為不同原因加入課程,但都有同樣的目標,那就是學好手語這個語言。參加手語課程的學員說,自己在接觸手語之後,發現了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也覺得開心許多。
在日常生活中,魏如君建議大眾可以學習一些簡單手語,從小開始,從輕鬆、簡單開始,先認識手語,之後再學習、精進,並適時對聾人朋友表示善意,比如說,在看到聾人朋友的時候,可以比出「好」、「謝謝」,或是「你很棒」等手語,都是一個很友善的溝通方式。
這次在防疫記者會上手語翻譯員的傑出表現,也讓越來越多人認知到,手譯員不是服務志工,而是一個語言的翻譯。
延伸閱讀: